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一十九】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61

时间: 2025-07-07 08:47:22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一十九】


        这本印制精美的画集刊登了王玉珏、王潮安、方成等的84件作品,其中有鲁慕迅的《花荫》(与陈望、祝焘合作),《春华秋实》(与祝焘、郭方颐、高坤水合作),还刊登了鲁慕迅个人创作的《美人晓妆》、《影亦香》、《与君同醉》、《芙蓉石寿》等等。
        他说他画菊花时,想到了基层的干部群众,他们工作环境难苦,待遇低,没明没夜,没名没利地干,他们才是真正伟大的人。由感而发,他作下了赞美《野菊花》的诗画。他爱菊,爱他的贞洁,“都是凌冬贞洁性,沛然清气满寰中”;爱它的傲骨,“经金漫掷地,傲骨岂依栏”;爱它的谦逊,“原自蕊寒香冷,洁似玉,莹如雪。”于是,他笔下的菊,早已不是摹拟的自然下菊之形态,而是画家胸中生发的图式意象,是画家胸中情思所依附的“感情符号”。因此,他画中的菊极富个性,随整体感觉信手写去,洒脱自如,墨酣笔畅,气连意贯,抒发了画家的意念与感受。
        那首署着他的小名鲁立的《遇少时友》诗这样写道:“乍逢不相识,自嘲老眼昏。相对叹白发,携手问儿孙。”先生对故乡情的缱绻,对孩提时代的追寻,跃然纸上。时空在画里消失,生活从诗行中升华。这里没有诗与画的界限,没有生活与艺术的间隔,只有心与境的互渗,情与景的交织。
        乡音未改,乡情难忘。我注意到,先生的数百件件品,件件的落款都有“汝州”、“汝州慕迅”、“汝州人”、“老汝州”字样,就连他那两个《个个成器》,妙趣横生的大葫芦也“得魂于汝州北乡”,可见他对故乡的情有多深,爱有多厚,意有多浓啊!他深深热恋着故土!
        乡情浓似酒。你看,那幅《石榴》,其中一颗好大好大的石榴,裂着大口,透出了晶莹欲滴的石榴籽,上面题有:“曾见端阳花似火,仲秋玛瑙满银盘。风霜历尽今犹在,枝叶扶疏遮井栏”的诗句。诗后还有一段注释:“儿时见舅家庭院有红白石榴数株,端阳折其花与艾叶同插瓶中,仲秋采其实与梨枣共盛一盘,皆饶画意,十年前觅其地,宅已不存,而井边一株尚在。”
        那是1981年,先生53岁那年,才第一次回到他童年度过的这块令他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里的一切全变了。旧貌换新颜。他只找到了那棵石榴树,原来是两株,一白一红。现在只留下的这棵是白石榴;除此之外,他还看到了那口水井。舅父举家迁移乡村了,老人家早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因饥饿浮肿去世了。从那次回故乡,到画出《石榴》,前后隔了10年。那年5月25日下午,我陪先生回塔寺街访问,他又望着那株如火似霞的石榴树,触景生情,写下了“一树榴花红映门,含情欲语沐朝暾。秋来奉献珠千颗,聊报水长土厚恩”的诗句,传神写照,栩栩如生,寄托了艺术家深深的感情,也许才这般生动美丽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一十八】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二十】





相关内容

作家郭进拴传奇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21
作家郭进拴传奇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024-05-17
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