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古城史上最大规模修复:复古时尚中唤醒城市记忆

  • 作者: 冯志军 李亚龙
  • 编辑: 符文强
  • 来源: 中新网
  • 点击: 898

时间: 2021-12-28 08:33:07

     阡陌纵横的幽幽古巷、星罗棋布的明清古民居庭院、琳琅满目的千年手工艺绝活、七八百年古槐下的现代时尚潮流……3年多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甘肃天水市对天水古城西关片区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面修复。目前已接近收尾的该保护项目,在复古时尚中唤醒古城文化记忆。

  年逾七旬的天水古建专家赵昌荣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天水古城西关片区是天水唯一遗存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居建筑群落。区域内有众多的古街、古巷、古树、古民居。这些古民居均为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时代风格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是古城现存的珍贵建筑文化遗产。

  由于建筑年代久远,长久以来得不到及时维修,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损毁。现存古民居大都墙倾顶陷、柱架糟朽、排水不畅、险象环生,极大影响了居民的居住安全和生活质量。为对这一历史街区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当地2018年启动实施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保护与利用项目。

图为12月底,俯瞰天水古城西关片区内的古民居建筑群落。 冯志军 摄

  唤醒古城文化记忆:打造西北地区明清建筑会展中心

  “天水古城拥有2700多年建城史,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维修,但仅限于对城池的加固,如此大规模对民居院落进行修缮,尚属首次。”大半辈子致力于挖掘、保护天水古建文化的赵昌荣,在退休多年后又被返聘回来,为科学抢救和保护古民居群“把脉”。

  据了解,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片区内共有大小街巷15条,院落229个。具有文物保护级别的院落62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以及46处文保点院落。

  赵昌荣说,已基本完工的1期项目构建了“一街十巷”,恢复了天水古城“大街小巷、阡陌交通”的人文环境与历史风貌。同时,设计了完整的路网体系,并配套建设服务用房及居住区地下停车场、水、电、暖、气、通讯、垃圾收集等公用设施以及绿化景观等室外工程。

  而在古城风貌规划方面,区内设置城墙遗址、赵氏天水堂、飞将故里、秦州剧院等节点,还通过增加牌坊、古亭古廊等,以及高低错落的古风韵围墙,达到完善古街空间完整性的目的。

  “保护是为了更好发展,发展才能更好保护。”在赵昌荣看来,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以及相关保护条例、法规,以解决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问题。“复活”古城建筑群并非单纯、冰冷地恢复其轮廓肌理的历史斑驳与沧桑感,而是逐渐恢复历史上曾有的人气与烟火味。

图为12月底,俯瞰天水古城西关片区内的古民居建筑群落。 冯志军 摄

  据介绍,在恢复古城原貌,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古城品味的同时,该项目还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巧妙进行动态的修旧如旧,既保存古城风貌,又满足现代社会生活和旅游商业活动需求,力求将西关片区打造成一个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焕发时代活力的精品工程。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才会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名副其实。”赵昌荣表示,随着大量濒危古建民居得到有效保护,珍贵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天水古城将向世人展示天水珍贵的明清建筑文化、古民居建筑地域风格文化,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明清建筑会展中心。

图为实现修复的天水古城西关片区内的古建筑。 冯志军 摄

  古城开发利用主打文化业态:复古时尚规避过浓商业味

  今年6月中下旬,依托备受外界关注的伏羲大典的影响力,天水古城同步启动了试营业,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里,精彩纷呈的非遗绝活表演和惹人垂涎的天水特色地域美食,使得该古城很快成为当地和周边民众休闲出游的一处网红打卡点,甚至有外来游客称其为文旅消费的“稀罕物”。

  “最担心的是过度商业化,可能会冲淡历史文化的魅力。”天水古城运营项目部门负责人马莉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因此在古城业态设计上主打的是文化业态,比如在商业街上的餐饮区,会优先选择具有历史传承的天水地方美食文化和美食业态,而对于天水古城最有魅力的40多处文保院落,则作为展馆来对外开放。

  天水古城西关片区是天水唯一遗存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居建筑群落。图为工作人员对古民居建筑进行修复收尾。 冯志军 摄

  “目前近90%的院落和商业街上的商铺都已经出租,已有30多家非遗和传统手工艺陆续入住,但在古城里感受不到很浓的商业味儿。”马莉说,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和与周边城市多家旅行社的接触,未来将通过一点一滴地对历史文化进行挖掘,把天水古城塑造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线上“可圈可点”的重要打卡地之一。

  “以前这里住户很密集,不仅一些古民居院落保护堪忧,破破烂烂的街巷甚至成为一块城市顽疾。”天水古城讲解员牛雯介绍说,经过全面修复的古城在今年试营业以来,传统文化与复古时尚交相辉映的这里,为年轻人新辟了一处休闲娱乐场所,这也成为她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天水故事的重要载体,引起不少网友互动。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甘肃天水古城史上最大规模修复:复古时尚中唤醒城市记忆,作者:冯志军 李亚龙,来源:中新网,来源地址:http://wenhua.youth.cn/whyw/./202112/t20211227_13367732.htm)

上一篇:苏州博物馆特展揭秘元代“岂止弯弓射大雕”

下一篇:中国美术馆用八大展览迎2022新年讲述生动中国故事





相关内容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近日,广东汕头一名5岁女孩与…

2024-04-18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

2024-03-19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1月21日,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2024-01-22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故事宝盒》作为北方演艺集团…

2023-12-26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2023-11-17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