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理性看待盲盒消费,不少盲盒营销已走偏

  • 作者: 佚名
  • 编辑: 董方婷
  • 来源: 经济日报
  • 点击: 1231

时间: 2022-01-12 11:32:54

      随着各行各业刮起盲盒风,“万物皆可盲盒”一度成为流行语。有媒体甚至将“盲盒经济”总结为2021年度中国经济热词之一。实际上,“万物皆可盲盒”是个伪命题。

      盲盒消费有市场需求,因此其存在有合理性。比如,不少博物馆推出考古盲盒,将“考古挖掘”这一动态体验引入盲盒中,创新形式吸引消费者熟悉了解文创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考古的好奇。

      但市场上更多的盲盒营销已经走偏。举例来说,有商家利用年轻人渴望脱单或拓宽交友圈的心理,瞄准婚恋交友市场,卖起了“脱单盲盒”。这类盲盒线上线下均有售卖,玩法大致类似,消费者花几元钱可以随机获取一个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或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等待被“有缘人”抽取。不过,有参与“脱单盲盒”的消费者表示,抽到虚假个人信息的概率极大,甚至还有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留下联系方式后,随之而来的是连续不断的商业推广,甚至收到诈骗信息。

      盲盒作为一种产品营销方式,对商家而言确是商机,但不是什么产品都适用盲盒的“盲”属性。盲盒营销不能仅靠拆盲盒给予的情绪价值作为支撑,应更注重产品内涵,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从“考古盲盒”风靡可以看出,内容过硬的产品能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惊喜与满足。

      盲盒归根结底卖的还是产品,商家应多在产品创意、设计以及质量上下功夫,升华盲盒IP内涵,这样才能既留住惊喜,又能守住底线,促进盲盒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另外,盲盒在售卖时由于产品的不可见性和随机性,很容易产生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等问题,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则,严打失信行为,规范盲盒市场发展。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请理性看待盲盒消费,不少盲盒营销已走偏,作者:佚名,来源:经济日报,来源地址:)

上一篇:被指“割韭菜”,玩出花样的美妆盲盒还能坚持多久?

下一篇:万物皆来蹭热点 盲盒赛道已走偏





相关内容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近日,广东汕头一名5岁女孩与…

2024-04-18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

2024-03-19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1月21日,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2024-01-22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故事宝盒》作为北方演艺集团…

2023-12-26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2023-11-17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