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抵人心 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交融
- 编辑: 卜希霆谢曈
- 来源: 音乐中国网
- 点击: 67620
时间: 2022-02-22 09:09:40
北京冬奥会开幕后,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顶流”。中外舆论认为,“冰墩墩”可爱可亲、生机勃勃,是多姿多彩、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产物,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全球刷屏实属情理之中。
2008年承办夏季奥运会,那是一次中国文化自觉的深刻表达。2022年,虽有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中国以更加从容、开放、自信的面貌响应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号召,如约举办冬季奥运会,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再相约。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而且有利于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奥林匹克所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美好未来。北京冬奥会为中国搭建了世界舞台,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再相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创新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冬奥会开幕式表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展现了中国人的真诚、善良、浪漫与自信。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冰雪运动、实现体育强国的远大目标,将焕活中国文化的创造力与创新力,既推动全球文化的深入交流互鉴,又将带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中国的文化活力与文化自信。
简约浪漫,人民至上:奥运文化的中式表达
奥林匹克已经走过百年,从以西方文化为主体到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奥林匹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流文化,成为各民族展示自身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科技等多视角的全景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2022年2月3日,习近平主席向国际奥委会发表视频致辞强调,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坚持不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中国先后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激发了中国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对在全球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始终互通共赢、相得益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再次为奥林匹克文化续写中国篇章,创新奥林匹克的文化内涵,向全世界传达“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深入展现“人民至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创新展示“一叶知秋,大道至简”的中式美学,全新推动“一起向未来”的奥林匹克时代精神。
一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中正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内涵之一,《中庸》倡导“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指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社会内部诸要素之间均衡、稳定、有序时,就能实现相互依存、共生共融。这与奥林匹克的宗旨“和平、友谊、进步”不谋而合,奥运会汇聚全球的运动健儿,通过体育竞技传达“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全球文化在交流中彼此互联互通,人类社会由此更加团结进步。可见,中国文化的“和谐意识”与奥林匹克文化有着天然的相同相通之处,2022年北京冬奥会更是贯彻了“和”的理念,成功地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国人民主张“和谐”、爱好“和平”的价值观。
和谐理念,讲好中国的时代故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活字印刷展示的“和”字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朵由世界各国共同构建的“雪花”以更加浪漫的方式传达着“和谐”的价值理念。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解读道:“万千雪花汇聚到北京,成为一朵雪花,这是人类共同的一朵雪花。”全世界的雪花汇聚到北京,引导员手中的雪花最终拼凑为一朵“大雪花”,并最终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主火炬塔。“雪花火炬”象征着“更团结”的奥运精神。
命运与共,传递中国的时代声音。“雪花火炬”的设计理念最早由张艺谋导演提出,他阐释道:“这是我们精心设计的一种贯穿,每一朵雪花、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汇聚在北京,就会成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这也反映了本届冬奥会在文化创意层面的核心策略,即从“我”到“我们”。近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努力向世界传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从“我”到“我们”,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不再满足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回望擘画,而是更注重展现当代中国人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展现“世界大同”的共同体理念。
二是“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中式美学。“简约、安全、精彩”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核心诉求,开幕式成功地将“大道至简”的中式美学融会贯通,借助艺术化的手法将中国文化融合在每一分钟的仪式表演中。开幕式表演始终贯彻“一叶知秋”的美学理念,通过简约的画面和留白营造唯美浪漫的空灵意境,通过细节的凸显与巧妙设计,创意表达深刻宏大的理想景象。
画面空灵浪漫,摒弃人海战术。开幕式“立春”主题表演中,仅数百名演员手持发光杆配合地屏影像营造出了春意盎然的美学意境。借助LED屏让表演空间“人少而画不空”,从视觉上达到饱满的效果是本届冬奥会创意设计上与2008年开幕式最大的不同之处。“每一根发光杆在‘冰面’映射出层层绽放的花朵纹理,象征春的勃勃生机。……窗格内柳条摇曳,在裸眼3D的立体效果中,观众如同置身绿意盎然的江南园林。”开幕式视效总监王志鸥如是说。从一朵亟待萌发的“绿草”到“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条,再到随风飘散的“蒲公英”,“立春”节气表演借助唯美的中国意象,辅以大面积的“留白”处理,传递了“冬去春来”的美好寓意,更呈现了“天地人和”的美学延续。
细节直抵人心,追求文化韵味。开幕式“破冰五环”展示环节,从一滴水墨汇入,直接幻化为“黄河水”奔流向海,壮观的场景和诗意的表达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水墨与黄河都是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视觉元素,在大型场景演艺表演中应用更显庞博大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极具中国传统美学的奇妙图景。这样的元素设计更体现在“火炬点燃仪式”中,开幕式导演组大胆地选用“微火”替代百年奥运熊熊燃烧的主火炬,此前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炬已然成为奥林匹克的一个象征,但是并不符合低碳环保、绿色奥运的理念,因此由张艺谋带领的创意团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胆地提出了微火的主火炬设计方案。两位“00后”运动员将最后一棒火炬插入“雪花火炬台”后,主火炬飞上高空,奥运圣火火焰与96朵晶莹剔透的雪花、6条飘逸的橄榄枝交相辉映。出人意料,又意味深远,世界各国共同守护火炬的形式背后更蕴藏着“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重要意义。
三是“人民至上,天下一家”的家国情怀。“一起向未来”是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寓意全世界人民共同面向崭新的未来,平等、友爱、和平、团结是奥林匹克文化永恒的主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上冰雪”,全民参与冬奥会是中国奉行“人民至上”原则的集中体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家国一体的民族精神、幸福快乐的人民气质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现,为奥林匹克精神文化注入了全新的内涵与活力。
全民参与,人民至上。国旗入场仪式中,56个民族各行各业的群众代表将五星红旗手手相传,最终传递到军人手中,配以《我和我的祖国》悠扬的旋律,为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普通百姓手手相传,看似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表演,但最直抵人心。“人民的伟大,我们的国家就是由我们的人民构成的。”张艺谋说,“整场开幕式由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志愿者和运动员共同完成,共约3000人参与。”“开幕式重在提高大众的参与度,把当今中国老百姓的精神风貌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五湖四海,天下一家。开幕式行进式广场舞表演中,数千名来自北京、河北等地的群众代表载歌载舞展现民众的美好生活,以及对北京冬奥会的热切期盼。《茉莉花》《万疆》《我和你》《站在草原望北京》等二十四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搭配旗袍走秀、街舞、国标舞等艺术形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全国各地10所城市欢腾热闹的画面不断切换,深圳会场舞狮场面宏大;四川成都分会场宽窄巷子闹新春迎冬奥,民俗年味浓厚;黑龙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群众们滑冰滑雪齐上阵;新疆阿勒泰作为人类滑雪起源地,群众们上演古老的滑雪比赛,游客们在篝火旁起舞;等等。广袤中华大地的人民群众通过风格多样的文化表演与运动表达着“天下一家”的炽热情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感与民族自豪感。
古今融通,交相辉映: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交相辉映,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运用创新方式和科技手段呈现中国古典文化的深邃内涵,已然“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新时代先进科技完美结合呈现了“古今融通”的崭新图景,北京冬奥会面向未来、不忘本来,搭建了面向世界的中国舞台,也为世界了解新时代的中国打开了全新通道。
一是秉持文化传统,寻求形式创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导演组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科技手段展现了空灵浪漫的唯美意境。开幕式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寓意万物生长、新的开始。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国人观察自然的古老智慧,展现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中的如画江山,包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气韵,蕴含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运用二十四节气进行倒计时设计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巧妙尝试,“在展现方式上,我们将每个节气选取一种代表性意向,配以或唯美、或动感的冬奥和冰雪画面,与奥运主题紧密契合,实现古今相通、耳目一新。”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视觉艺术总设计蔡国强如是说。诗歌与画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符合传统文化审美的大美意境。通过4K高清摄像机拍摄,画面色彩对比强烈,文化特色凸显,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且,进一步弘扬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开幕式中的中国元素设计既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又追求现代感、时尚感的传递。在运动员入场式中“冰雕中式门窗”的展示环节,导演组将中国各地的门窗雕花与“冰面”晶莹剔透的质感相融合,形式新颖,创意十足。王志鸥认为“约50分钟的奥运会入场式环节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巧思,观众势必感到冗长乏味。”为此视效团队在竖屏的“国旗”展示和地屏上运动员的行进路线上特别设计了冰雕中式门窗纹样,寓意开门迎客,地屏两侧轮播中国一年四季的大好河山,文化与科技珠联璧合,完美承载了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中国的文化底蕴。
二是简约空灵浪漫,突破艺术创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运用了奥运会史上最大的“冰面”LED屏,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竖屏与地屏相接,为营造空灵浪漫的现场氛围与画面意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雪花”展示环节,多项高新技术助力艺术表达,为观众奉上了视觉奇观与艺术盛宴。王志鸥阐释道:“屏幕中,AR(增强现实)雪花在地球的映衬下同步下落汇聚,象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雪花遨游天际,最终飞回地屏中心。在万众瞩目下,一个含有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称、长约15米的雪花形火种装置缓缓升起,浪漫纯洁、熠熠生辉,闪耀‘鸟巢’中央,直击观众内心,象征全世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
“冰雪五环”展示环节,从一滴墨到黄河水,奔腾不息,融合竖屏与地屏,立体呈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恢弘场景。现代科技融合中式美学,水与冰、天与河将中国人的浪漫与唯美意境完美展现。张艺谋评价称:“有科技含量、有文化韵味、又有炫酷的现代感。数字光影的‘冰雪五环’与‘巨型雪花’交相辉映,这是人类文明与奥运精神的交流与对话。”极致的视觉体验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与突破,王志鸥介绍说,关于“冰雪五环”展示环节,“对该环节的动态演绎制作80余版,设计效果图400多版,完成动态视效内容3000多秒。屏幕中的水流图像,是经过图像处理算法,机器‘学习’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建立水墨纹理特征模型,以此生成风格化的山水图像。我们将三维动画转化为激光机需要的点位数据,并实现快速的效果迭代,满足创意更新需求,这是数字科技对中国传统水墨风格的解构与重塑。”
三是顺应时代潮流,引领文化创新。北京冬奥会的视觉设计注重反映现代时尚与前沿科技,涌现了诸多热门原创文化IP作品。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员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伴随着冬奥会各项赛程,“冰墩墩”凭借其可爱萌动的形象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与广泛推崇。“冰墩墩”相关手办、玩偶、日常用品等产品普遍热卖,甚至出现了“一墩难求”的局面。“冰墩墩” IP的成功“出圈”,反映了北京冬奥会对引领潮流、追求创新的高度重视,吉祥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这与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口号一脉相承。
举办一届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是北京冬奥会的主要目标,开幕式的“雪花火炬塔”便凭借大胆的创新充分彰显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北京冬奥会主火炬以绿色环保的氢能作为燃料,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便是氢氧发动机,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雪花火炬”在点燃后腾空飞起,重达260吨的钢结构快速升降,在航天软件系统的控制下,在69秒内将主火炬从地下10米的位置抬升到舞台中央。世界各国的“雪花”构建的“雪花火炬”共同守护奥林匹克的圣火,这是一次彰显文化自信的大胆尝试,突破了百年来奥林匹克的传统认知,为未来的奥运圣火点燃仪式提供了全新的范本。
北京冬奥会体现了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凸显了东方文化的共同价值。近百年来,越来越多的东方国家举办奥运会,使得原本由西方文化主导的奥林匹克文化逐步走向多元包容的发展格局。冬奥会是文明互鉴的国际平台,东西方文化在体育竞技过程中不断交流碰撞,各国既能够展现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又能够在奥林匹克文化背景下呈现出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共同价值”。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直抵人心 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交融,作者:卜希霆谢曈,来源:音乐中国网,来源地址:http://music.china.com.cn/2022-02/21/content_41881710.htm)
下一篇:折柳寄情 传承中国式的惜别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