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她的作品能和梵高的作品一起展览?

  • 作者: 佚名
  • 编辑: 董方婷
  • 来源: 艺术中国
  • 点击: 2958

时间: 2022-05-31 17:45:27

“色彩即语言”展览现场

 “写我所见,画我所是。”这些是著名的黎巴嫩裔美国诗人和画家伊黛尔阿德南的名言。

 伊黛尔阿德南去年去世,享年 96岁。她的首次回顾展“色彩即语言”正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展出,展览将展出至 2022年9月4日。

 不同于传统的回顾展,展览精心搭配了 10幅文森特梵高的画作。在这个展览中,共展出了约70幅伊黛尔阿德南充满活力的绘画、纸上作品和挂毯,这些作品的创作时间跨越1960年代中期与2021年。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

文森特梵高,《麦田》,1888年,布面油画,54 x 65厘米

 为何是她? 

 也许人们会认为这个展览是两位出生在不同时代和地点的艺术家的随机组合,但当人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阿德南和梵高都是富有表现力、敏感的艺术家,他们共同对自然、美、色彩和文字有着深深的喜爱。

 “我们想到了梵高和阿德南之间的关联,因为他们都与大自然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梵高博物馆馆长萨拉塔斯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当你看他们的作品时,你会觉得他们一定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他们对闪耀着的自然有着同理心。”

伊黛尔阿德南,《无题》,2014,布面油画,38 x 46厘米。

 萨拉塔斯第一个提出了将梵高和阿德南的作品在展览中并排放置的建议。在阿德南去世前一年,策展人赴法国亲自登门采访了这位艺术家。在最后几年,阿德南与她的搭档叙利亚艺术家西蒙娜法塔尔住在那里。“她对这个想法的反应非常积极,并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很高兴能听到她对梵高的思考,以及她如何看待梵高与她自己的作品,”塔斯回忆道。“她在 96岁时去世,但她的艺术表述方式仍然清晰明了。”

伊黛尔阿德南,2016年

 伊黛尔阿德南1925年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父亲是叙利亚人,母亲是希腊人。1950年代,她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哲学。正是在这座文化名城,她第一次看到了梵高标志性的风景和自画像。“她解释说,当她在贝鲁特长大时,那里没有博物馆,她也没有看过他作品的任何图像,”塔斯说。“在巴黎,她看到了梵高的自画像,并说它们有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存在’,并且伴随她一生。”

伊黛尔阿德南,《风景》,约1990年,布面油画,70 × 100厘米

 阿德南被梵高令人眼花缭乱的自我表现所吸引,以直接的凝视和大量的漩涡线条为标志:“我很惊讶一个人可以如此精确、如此强烈地看待自己。这种震惊从未消失,”阿德南曾说。在阿德南的眼中,梵高笔下的色彩和形状也带有情感。“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感觉到他的内心的斗争,”她说。“你通过他的化作更加了解他,就像你在和他交谈一样。”

 1955年,阿德南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她在 34岁左右在西海岸第一次拿起了画笔。她以山、海、太阳和天空的抽象构图而闻名,这些作品通常被描绘成厚实的块状形状,在画布上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在她平静的作品中有一种优雅的简约,也许这就是它受到普遍喜爱的原因。

伊黛尔阿德南,“无题”,1970年,布面油画,46 x 38.2厘米

 色彩的世界

 展览展示了伊黛尔阿德南的 78件作品,其中有72件从未在荷兰公开展出。阿德南在 1960年代后期创作的许多无题画作,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家的早期作品。这些画作中有许多来自里尔大都会现当代和原始艺术艺术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收藏,是色块的抽象组合,它们向我们展示了阿德南认为色彩本身是一种实体的观点。她后来的作品更小,以风景为主要内容。

伊黛尔阿德南,“加利福尼亚”,2013,布面油画,30.5 × 41 cm

 阿德南认为大自然以色彩有力地表达了自己,梵高是第一个把这一点运用到艺术作品的艺术家。阿德南说,梵高为后世艺术家开创了一条道路。在展览中,描绘阿尔勒景色的《盛开的果园》(1889年)与阿德南的风景(1990年)一起展出,这幅作品来自黎巴嫩私人收藏,以前从未在美国或欧洲展出过。来自福林登博物馆的《加利福尼亚#9》(2003年)和法国阿拉伯世界博物馆的《平静的风景》(2013年)等作品展示了阿德南最喜欢的捕捉自然的方式。

伊黛尔阿德南,《无题》,2015,布面油画,38 x 46厘米

 1888年 11月 12日,文森特梵高说:“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明白,一个人只要安排好颜色就可以写诗。”2021年,伊黛尔阿德南说:“我爱大自然,特别是它从不会离开我,我一直都与它合而为一。”

“色彩即语言”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为何她的作品能和梵高的作品一起展览?,作者:佚名,来源:艺术中国,来源地址:http://art.china.cn/txt/2022-05/29/content_41985743.htm)

上一篇:田野·身体·现代性——关于乔晓光“音乐水墨”系列的对话

下一篇: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版画展 十位中国当代名家的“集成”之作





相关内容

花馍香 年味浓

春节临近,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

2024-02-02
花馍香 年味浓
“悲鸿的精神”原章签名版画首发

由雅昌文化集团、徐悲鸿艺术基…

2024-01-24
“悲鸿的精神”原章签名版画首发
中共一大纪念馆新展:感悟“鲁迅的艺术世界”

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与北京鲁迅博…

2024-01-22
中共一大纪念馆新展:感悟“鲁迅的艺术世界”
川渝美术 同宗同源 筑梦偕行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届成都创意…

2023-12-26
川渝美术 同宗同源 筑梦偕行
平遥漆器,光与彩的对话(传承之光)

在山西平遥娃留村,86岁的中国…

2023-11-25
平遥漆器,光与彩的对话(传承之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