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部纪录片首次发布让学生厚植传统文化沃土

  • 作者: 佚名
  • 编辑: 董方婷
  • 来源: 中国青年网
  • 点击: 1377

时间: 2022-06-27 09:45:46

  6月25日,为庆祝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在南开大学拉开帷幕。活动包括线下展览和线上展映两部分,将持续至8月30日。

  线上展映的115部纪录片是从8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项目中精选出来的优秀成果,其中20部为首次发布。

  线上展映以“故事故人”“乐舞多情”“匠心致美”“天人和合”四大单元15个主题,通过传承人项目实践、传承教学和口述历史等内容立体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人生经历与技艺水平,呈现了非遗之美和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师生可通过南开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获取线上展映链接,观看优秀非遗综述纪录片。

  线下展览在南开大学图书馆逸夫馆五楼展出。展览通过“认识非遗”“为什么记录”和“展望”等章节,系统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工作历程和优秀成果。

  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线下展映 南开大学供图

  “非遗是一种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国的文化记忆,传承了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在非遗传承人的身上,我看到了锲而不舍的人生追求与熠熠生辉的文化自信。”南开大学文学院2021级研究生赖彦秀说,非遗传承人与他们守护着的非遗技艺共同构成了一幅灿烂的文化长卷,记录了中华民族的风貌与成就。这次活动也使其看到了二十一世纪传承非遗的新方法,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记录与保护现有的成果。

  据悉,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国家图书馆主办,南开大学图书馆和全国181家图书馆联合主办。本次展览是南开大学图书馆承担的第二届“百年南开·文化文明”主题活动重点项目之“非遗进校园传承在南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南开大学:20部纪录片首次发布让学生厚植传统文化沃土,作者:佚名,来源:中国青年网,来源地址:http://wenhua.youth.cn/whyw/./202206/t20220625_13799363.htm)

上一篇:焕发中华曲艺的当代魅力

下一篇:不随意更改老地名,留住文化根脉





相关内容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近日,广东汕头一名5岁女孩与…

2024-04-18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

2024-03-19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1月21日,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2024-01-22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故事宝盒》作为北方演艺集团…

2023-12-26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2023-11-17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