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言在线打假: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

  • 编辑: 佚名
  • 来源: 中国作家网
  • 点击: 65308

时间: 2022-07-15 09:42:12


莫言在文中附上了一封给友人林泉的回信,再次澄清一些作品并非他本人创作。图据莫言微信公众号

  “大家好,我是莫言。我在网上看到过许多挂在我名下的作品,其实都不是我写的。”近日,莫言在其微信公众号更新了一篇文章《莫言: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

  话说人在家中坐,作品天上来,这样的好事谁不想?是什么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忍无可忍,在网络上开启了“真人打假”模式?

  莫言透露,网络上出现了一些署名为“莫言”的文章,但都不是他写的。此外,署名为“莫言”的诗歌《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还被选入某大学教材,自己甚至收到了400元稿费。他说:“我希望此诗的作者赶快把自己的‘孩子’认领回去,同时也把稿费领回去。”

  文中,莫言还不失幽默地说:“这些作者都是才华横溢,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发自己的作品,用我的名字,岂不是便宜了我。”

  莫言在线打假:

  收到假作品400元稿费

  希望作者赶快认领

  近日,莫言的微信公众号更新文章《莫言: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

  文中,他不仅对于网上一些谣传是他本人所写的文章和一些诗词金句进行在线打假,还拍了一段视频,并配上了“自己挖苦”的表情包。

  这种严肃又不失幽默的打假方式被网友纷纷调侃:“太可爱了,在线打假!”

  莫言提到的假冒作品包括《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莫言说》《我》和一些诗词金句(比如“我只对两种人负责——我生的与生我的”)等等。

  莫言很无语地表示:“这是谁说的?这又是谁说的?”

  他还用自己的表情包进行了点评,表示:“以上都不是我说的。——莫言”,并配上了一个“告辞”的表情包。

  随后,莫言还附上了一封给友人林泉的回信,再一次澄清一些作品并非他本人创作,莫言说:“有些人据此批评我的三观,对此我只有哭笑并叹息了。”

  “就像那首我认为写得很好的诗,《你若懂我该有多好》不是我写的一样。我钦佩这些作者的才华,也为他们放弃自己的著作权而感到惋惜。”

  莫言透露,自己还曾因诗歌《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被选入某大学教材,收到400元稿费,“我希望此诗的作者赶快把自己的‘孩子’认领回去,同时也把稿费领回去。”

  莫言表示:“现代文学史上,靠一首诗成就诗人之盛名的例子很多,你这么好的诗寄在别人名下,在网络上流浪,实在是太可惜了。还有那首充满智慧的《我》,很多老年朋友都很喜欢。但遗憾也不是我的作品,我也衷心希望原作者速速把《我》认领回去。你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根本无须借助我的虚名。网上挂在我名下的诗词金句还有不少,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例举。这些作者都是才华横溢,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发自己的作品,用我的名字,岂不是便宜了我。”

  对于莫言这种幽默的打假方式,网友们也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著作权啊,同时,莫言老师好可爱啊!”

  并非首次打假

  让莫言挠头的“假语录”

  何以横行社交网络?

  其实这已经不是莫言第一次对谣传是自己的作品进行打假。早在2017年,莫言就发了多条微博澄清。

  文学圈内,不少作家都有“人在家中坐,作品天上来”的遭遇。曾经流行一时的“杨绛百岁感言”,已被出版社辟谣,部分内容系拼凑而成;鲁迅、张爱玲等作家也被“假语录”盯上过。此外,白岩松面对“假语录”时坦言:“不仅躺着中枪,行走坐卧都中枪。”杨澜也澄清过,网上的“杨澜语录”有一半都不是她说的。网红教授郑强、主持人乐嘉等人同样是被“假语录”击中的“受害者”。

  对“以讹传讹”的名句,《名言侦探》一书作者杨健分享过一个看法:“人们总是希望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挂在‘像是说出它的那个人’的名下,就好比期待白富美最终嫁给高富帅。”有些人喜爱名人的语录,是因为名人在某行业或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取得较高的成就,其所说过的话可能蕴含丰富的社会阅历、处世态度和人生智慧,值得普通人品读和借鉴。一些名人还说出了很多人难以真切表达的人生感受,这些名言才华横溢而且富有哲理韵味,给人带来无尽的启迪和共鸣。

  然而,网上很多“经典语录”都是名言找名人,和名人本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小部分高仿“语录”,尚能注重“品质”,深度模仿名家口吻,多数拼贴伪造的“语录”只是蹭名人热度、赚流量变现,内容无病呻吟,让人尴尬不已。

  知名作家的著名词句,往往都有生发的具体语境,而且被打上了个人风格的烙印,精彩的文字时常是兴之所至、倾泻而出,灵感才思的迸溅可遇不可求。以杨绛先生为例,文学史家洪子诚曾说:“杨绛的魅力不是色调斑斓,一眼可以看出的那种。作品透露的人生体验,看似无意其实用心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委实需要用心琢磨才能深味。”然而,作伪的语录,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刻意为之的扭捏作态,即便语言神似,情感风格也难以企及。为熬一碗浓“心灵鸡汤”,“假语录”还遍布滥情和粗鄙的文字,缺少节制和优雅的美感。

  鸡汤文字为何爱假托名人、附庸风雅,而“假语录”又为何有市场,这个现象值得思考。很多网友表示,中小学阶段,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遍寻名人名言,以备写作所需。引用名人名言不仅是写作套路,更是因为名人名言代表着权威。谈吐间不时带出一句名人名言,还能让自己显得有“文化”,转发到社交媒体上,也能给自己刷一波存在感。现实中,不少人爱名言,不见得是喜欢其中曲折的道理和文字的旨趣,而仅仅是出于对名人声望的膜拜。“假语录”为使杜撰的“金玉良言”更有关注度,就只得依靠名人的光环加持,迎合和消费社会情绪。

  对“假语录”去伪存真,需要广大读者提高分辨能力,也需要网络平台加强对虚假信息的治理。读者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准、阅读趣味,掌握交叉验证、多方核实的技巧,而不轻信网上流传的“经典语录”。同时,正所谓“金句”不问出处,读名人名言是为了揣摩语言背后的真知,只有不迷信名人、不盲从名言,养成慎思明辨的思考习惯,才会避免掉入迷惑性的陷阱中。前些年,“鲁迅说过的话”检索系统上线,网友能以此辨别名言真假。对于传播“假语录”的文章和视频,网络平台也应加大技术投入,做好AI和人工审核,避免“假语录”满天飞的乱象。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家莫言在线打假: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作者:佚名,来源:中国作家网,来源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4/c403994-32474900.html)

上一篇:清水洁纪实文学《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犀利的现实之问

下一篇:帮盲人“点灯”的盲人:90后作家吴可彦用文学播种光明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

帮盲人“点灯”的盲人:90后作家吴可彦用文学播种光明

“当我尚未完全失明时,翻开残…

2022-07-18
帮盲人“点灯”的盲人:90后作家吴可彦用文学播种光明
“乡村振兴·文学同行”志愿者走进北京房山贾岛故里

7月17日,由北京市作协指导,…

2022-07-20
“乡村振兴·文学同行”志愿者走进北京房山贾岛故里
打捞烈火中的“芳菲记忆”,谱写战场后方女性群像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

2022-07-21
打捞烈火中的“芳菲记忆”,谱写战场后方女性群像
阎纲新书《我还活着》出版引发社会热议

近日,评论家、作家阎纲新书《…

2022-07-22
阎纲新书《我还活着》出版引发社会热议
熊熊炬火照彻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与传奇

7月15日,著名作家王火在四川…

2022-07-23
熊熊炬火照彻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与传奇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