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学同行”志愿者走进北京房山贾岛故里

  • 作者: 佚名
  • 编辑: 董方婷
  • 来源: 中国作家网
  • 点击: 1751

时间: 2022-07-20 09:11:07


7月17日,由北京市作协指导,房山区文联、作协与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的“乡村振兴·文学同行”文学志愿服务活动在北京房山区贾岛故里石楼镇举行。

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传为千古佳话。来自中国作协、作家出版社、《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71中学等单位和学校的45名文学志愿者追随贾岛的足迹,探寻文脉,体验新农村文旅融合的成果。

活动前,志愿者们组建了活动群,提前开展线上培训,介绍房山区文化和历史。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来到石楼镇二站村、大次洛村,参观贾公祠,拜谒贾岛墓,参拜贾岛塑像,参观贾岛出家处云盖禅寺,对唐代诗人贾岛在房山活动的踪迹进行了探寻和了解。

上午,志愿服务文学讲座在大次洛村文化大院举行,房山区文联、作协主席史长义与志愿者们共同交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贾志红作为带队作家,结合自身创作体验,介绍了如何在写作中提高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方法,五位青少年志愿者朗诵了贾岛诗作,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氛。

下午,志愿者们来到草根堂农场和香草堂中草药农耕博物馆,体验中草药文化,与返乡创业代表杨平总经理交流,结合贾岛诗作中的“采药”这一关键词,进一步了解了房山地区丰富的中草药文化底蕴。在杨驸马庄村,志愿者分成五组,深入农户进行调研采访,了解农家院生活,感受新农村建设成果。

志愿者表示,以前只知道房山有山水资源,有周口店等遗迹,对以贾岛为代表的文学资源了解不多,对房山地区新农村发展的感受也不深,此次活动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今后,大家会通过写作的方式,主动向外界讲好贾岛的故事,讲好房山的故事,让更多人以文学的眼光,重新认识房山,更加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贾岛故里”是石楼镇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房山区石楼镇党委书记焦迎彦表示,十四五期间,石楼镇将以“贾岛故里·生态石楼”为主要奋斗目标,而此次“乡村振兴·文学同行”文学志愿者活动在石楼镇举行,恰逢其时,充满活力,为石楼镇带来了宝贵的人才支持,更加坚定了石楼镇发展的信心。

来自房山的“三农”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启臻教授也到现场为志愿者们“点赞”,欢迎大家多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据悉,“乡村振兴·文学同行”文学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是中国作家协会2022年文学志愿服务示范项目,活动通过组织广大作家、文学志愿者和青少年深入乡村开展文学分享和体验创作,挖掘文学资源,讲好乡村故事,打造更多乡村“文学目的地”和研学线路,带动文旅创新,为乡村振兴贡献文学力量。目前,每期活动都通过“志愿北京”进行招募和传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乡村振兴·文学同行”志愿者走进北京房山贾岛故里,作者:佚名,来源:中国作家网,来源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9/c403994-32478911.html)

上一篇:帮盲人“点灯”的盲人:90后作家吴可彦用文学播种光明

下一篇:打捞烈火中的“芳菲记忆”,谱写战场后方女性群像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