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诗歌重镇的百年记忆《四川百年新诗选》携500多位诗人跨时空而来
- 作者: 记者 肖姗姗
- 编辑: 董方婷
- 来源: 川观新闻
- 点击: 1803
时间: 2022-07-27 09:24:37
图片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提供
巴蜀诗歌源远流长,巴蜀诗人灿若繁星。在近3000年的诗歌史中,尤其是汉代以来波澜壮阔的诗歌长河中,巴蜀诗人始终如潮头般推动着中国诗歌向前发展。
近日,一部厚重的《四川百年新诗选》诞生。上中下三卷汇集了1917年至2017年间500多位四川(包括1997年前重庆)诗人,或较长时间旅居四川的省外籍著名诗人在四川报刊(书籍)发表的优秀新诗作品,是一部全面展示四川百年新诗成果的诗歌巨著。
据了解,《四川百年新诗选》由四川省作家协会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18年10月,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研究通过《四川百年新诗选》立项,12月初编辑人员到位,当月向全省21个市州作协发出征稿通知。2019年4月初稿形成,在雅安名山召开第一次专家论证会,同时对入选标准进行修订,对初选名单进行第一次筛选;6月初在成都召开第二次专家论证会,对入选名单增删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6月底召开第三次专家论证会,对《四川百年新诗选》进行终审。
《四川百年新诗选》体量大,时间跨度100年,工程浩繁,选编过程困难重重。难度最大的是已故诗人简介及在川创作或发表作品的收集整理,由于时间久远,大部分已杳无音讯,编辑组用了两个多月来查阅资料,提出名单,形成简介。为避免留下遗珠之憾,同时考虑到题材的文献性、多样性,编辑组查阅了近百部资料,从各个不同时期的诗歌选本中,尽可能选出诗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一些简介中的问号,始终找不到答案,只好永远地留下了。
不能漏掉一个曾经对四川新诗有贡献的诗人,是编选工作的共识,直到书稿交出版社,编辑组都还没有放弃努力,有的诗人甚至在8月初才从资料中查到。最终,《四川百年新诗选》以诗为本,以史为纲,突出艺术性与思想性并举的编选思路,选取各个时期有影响、受关注的作品,也注意发现被淹没、被遗忘的优秀作品;力求丰富全面,主次分明,既有历史的纵深感,也有艺术的新鲜感。
翻开《四川百年新诗选》,叶伯和、王光祈、郭沫若、吴芳吉、康白情、叶挺、田汉、艾芜、巴金、马识途、臧克家、艾青、卞之琳、何其芳、贺敬之、白航、王尔碑、方赫、木斧、流沙河、张新泉、华万里、杨牧、傅天琳、叶延滨、曹纪祖、翟永明、梁平、柏桦、欧阳江河、阿来、吉狄马加、龚学敏等跨越百年的500多位诗人诗作收录其中,四川诗歌百年发展进程的全貌得以窥见。
新诗百年,四川一直是全国的诗歌重镇。《四川百年新诗选》仅是一个缩影,在这片热土上,诗歌正焕发勃勃生机。
近年来,四川不断整合全省诗歌文化资源,多个市州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诗歌奖、诗歌周等文化活动,在促进诗歌创作与研究交流的同时,全省整体的诗歌阅读、创作与研讨氛围日益浓厚。成都国际诗歌周、草堂诗歌奖、阿来诗歌节、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陈子昂诗歌奖、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从年初到年末,诗歌文化如春雨滋润着四川的每一寸土地,孕育出处处盛开的诗意之花。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重镇的百年记忆《四川百年新诗选》携500多位诗人跨时空而来,作者:记者 肖姗姗,来源:川观新闻,来源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6/c403994-3248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