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春节,其习俗背后的讲究,你知道多少?
- 编辑: 读书文史
- 来源: 百家号
- 点击: 59666
时间: 2023-01-20 10:24:55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也是最具有丰富内涵和历史文化意蕴的一个节日。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早已深深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每年春节将至,不管是海内海外的中国人,总是不辞万里回到家,和家人们一起团聚。
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虞舜时期,春节被称为“载”,到了夏代之后,叫“岁”,商代叫“祀”,直到周代才被称为“年”。
因为“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在古代,人们将春节视为是一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希望的开始。
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如放爆竹、贴春联、除夕守岁、拜年、祭祖、饮岁酒等。
01 放爆竹
放爆竹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每年新年钟声敲起,整个中华大地鞭炮声震耳欲聋。《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早期正月初一放鞭炮,是一种驱瘟逐邪的手段。
在唐宋时期,关于放鞭炮的记载有不少。唐朝诗人刘禹锡说,“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说的基本也是驱瘟逐邪的意思。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人们对自然宇宙的认知比较局限,容易带上各种封建迷信色彩。到了后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放鞭炮才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庆祝新年,迎接新生活,表达喜庆的方式。
不过,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重视度的逐渐提高,放不放鞭炮也成为了人们常常争议的问题。在中国,不少城镇及一些乡下地区,放烟花鞭炮不再自由,而是受到了诸多管控限制。
02 贴春联
春联,也叫对联,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习俗元素。每到春节,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都必不可少地要贴上春联,寓意辞旧迎新。
当然,早在古代,最初贴春联的方式,并不是现今我们看到的样子。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后汉书·礼仪志》日:“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在那时候,人们在门口贴的不是春联,而是两个长方形桃木板,被称为桃符,其目的是用来驱鬼辟邪。话说,在桃符上写联语,是从五代时的后蜀君主孟昶开始的,到了明朝之后,渐渐地变成了“春联”。
如今,每年腊月,写春联就悄悄地开始了。这时,写得一手好字的才子们,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才子们大手一挥,一气呵成,红纸上的黑字逐渐显现,或凸显得苍劲有力,或端庄秀丽。写春联的人既能靠这一手好字挣钱小钱,买春联的人也买得开心。
春联,可以说是一场民间的大书法展,每年大年三十,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张贴春联,红色的纸张,将节日的氛围衬托得火火火火,喜气洋洋。
03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也叫“熬年”,民俗活动里叫守岁火。每到除夕当天夜里,民间家家户户都会通宵亮着灯,据说这样可以让家里变得更加充盈、富足。
此外,一些地区还有通宵守夜的习俗。除夕那一天,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相互送祝福,大家围坐在火炉旁,一块闲聊,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睦睦。一块守夜,希望一切邪瘟病疫都将会被赶跑。
晋朝周处《风土记》中记载到: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说的就是此意。
除夕守夜,是中国传统春节中最重要的一项年俗活动,这个年俗活动从魏晋时期就有记载了。除夕当天晚上,家里老老少少都聚在一起,欢度节日,共享齐家欢乐。苏东坡曾说:“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这里写的就是守岁的场景。
除夕守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话说古代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是“辞旧岁”,有珍惜时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有为父母守平安,为父母延寿的意思。
任何一种事物或景象的出现,一旦和一个群体、民族扯上联系,就一定会被打上鲜明的文化烙印。如今,中国人过春节,过的不仅是年,更是一种情怀和文化。
春节,既是一年的结束,又是新一年的开始。全家人团圆而坐、辞旧迎新,这是中国人一年到头最温暖,也是最柔情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