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画基础知识_水粉风景写生的观察与表现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80

时间: 2010-10-27 19:29:19

 


上海豫园  佟翔天

一、观察方法的训练

      要想画出一幅较完整的风景写生作品,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很重要的。当多姿多彩错综复杂的大自然呈现在你面前时,首要的是把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训练眼睛要整体地去看被描绘的对象,正确分辨它们之间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一是把握形体关系,自然景物的大小主次,景物之间的前后虚实等;二是对景物色彩关系的认识,将景物光源和环境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观察比较,正确地感受对象的色调冷暖层次;三是对色彩感受是通过反复比较得出来的,不是捏造和违背自然色调规律凭空想象出来的。要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果断,反对孤立地局部观察和表现;要使画面局部服从整体,次要从属于主要。观察景物的形体结构是这样,捕捉自然景物色彩关系依然是如此。
      在一幅画面上,每一块颜色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是在对比中显现出来的,有亮就有暗,有暖必有冷。没有暗的对比,不会产生亮的色度。没有冷的色相铺垫,暖的色彩也会显得枯燥暗淡。比较是观察方法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比较就难以准确地鉴别和把握形体的大小、空间层次及色相中的微妙变化。
      初学风景写生的同学往往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被动地照抄对象,看红画红,见绿画绿,对自然景物在特定光源和环境的影响下色彩的变化思考得很少,孤立地观察抄袭景物的固有色,或死盯景物的某一局部,不去比较和分析。结果画面杂乱无章,没有主次,更反映不出自然景色的气氛。
      所以,在风景写生训练中,养成正确的整体观察的习惯是首要任务.也是掌握绘画方法的重中之重。整体观察不仅在开始作画时要注意,在深入刻画过程中更要注意。整体观察始终贯穿在整个作画过程中。通过整体观察、反复比较,对色彩之间色相、色性、色度的变化有一个清楚的理解。掌握好这些训练方法是完成好写生作品的关键。

二、景物的构图处理

      风景写生的构图形式多种多样、干变万化。因此,构图的好坏直接反映画者的绘画水平的高低。构图的样式应根据所表现的对象和画面的需求而定。
      户外写生题材非常广阔,一座建筑,一条小路,一棵树,一条船,一片草地,皆可入画。但好的画面、好的构图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它需要我们到自然界中去寻找,去发现,去组织。这就要求作者对生活要有激情,要具备健康的审美观,要善于在常人看来平凡的景色中,去发现提炼出动人的画面。
      绘画很讲究构图的完整性。同学们在写生时可将自然景物中琐碎杂乱、破坏整体性的东西舍去,不能对景物机械地描摹。一幅风景画里要表现的东西很多,必须要区分主次、远近关系,并把握它们之间差别与联系,运用透视规律去探寻这些景物的关系。
      在初学写生中,大部分学生面对自然景色缺乏构图意识,取景平板,主次不分,照抄景物,画面常常会出现“平”、“散”、“乱”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各有不同,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平”的原因是在写生时没注意取“势”,从而造成主次、远近不分。”散”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整体地进行观察,孤立地表现细节,物与物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乱”的原因多为缺乏取舍,无主次地罗列物象,或者说是包罗万象。
      为了避免画面产生散乱或堆塞,构图时还须注意画面布局的疏密变化,“疏能跑马、密不透风”说的就是画面疏密的对比差别。一幅画每处都塞得满满的,就没有透气的地方。相反,到处都空虚虚的,就显得没有实际内容。构图是一门学问,只有了解了构图的法则,在实践中多画多练,才能摸索出适合自己需要的完美构图。

三、景物的空间表现

      空间感的表现在风景写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我们学好风景画必须掌握的一大课题,也是对风景写生的最基本要求。
      风景画中空间感的表现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造型的透视原理来表现景物的空间感,在形体结构之间,在前后大小、比例的对比中产生一定的透视空间;二是利用物体之间的重叠组合制造一定的空间效果:三是由于光与大气层对景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明暗关系与色彩调子的变化,给人产生了空间感。
       除理解并掌握以上三点外,在写生过程中对画面空间感的表现还要抓住最基本的大空间关系,即天地之间关系。地面上的景物很复杂,可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大空间距离层次。表现天空的云层也可按近、中、远三个层次来划分,找出它们之间的对比变化。
      在色彩的运用上,一般来说,总是近景的色彩对比强烈醒目,用色肯定,色相饱和,形体结构也很明确。中景的表现要考虑到景物从近至远的过渡层次,要减弱色彩的对比关系。用色不宜太纯,不能孤立地看某一块颜色,要把握住它占的空间位置。受天光和环境色的影响,它们的固有成分将会发生改变。用色用笔都要服从画面整体的大关系,既不能“跳”,也不能“隐”,使之处于适当的位置。远景是渐远渐弱,随着空间的推移,景物的明暗和色彩对比明显变弱,景物的色彩也发生了空间透视变化,使画面有深远的感觉。由于空气的关系,远景要比近景色彩冷,立体感减弱并逐渐消失。

四、季节、气候的表现

      写生一般以春秋两季为好,这两季气候温和,不热不冷,便于长时间在户外作画,而且春秋两季的风景色调明快艳丽,易于把握。但冬夏季也备有特色,只是气候不便于长时间在户外作画罢了。
      春天万物复苏,处处充满生机,色调常为柠檬黄带粉绿。早春植物嫩芽吐翠,万物萌生,展现出一派明净、清新滋润的气息。其色调明亮,层次丰富。技法多用湿画法或薄厚相接的方式处理。
      夏天是植物生长旺盛季节,色彩由翠绿、淡绿、粉绿、墨绿等构成浓郁的主色调。写生中努力去区分各种不同的绿色,其中绿色调是风景写生里最难表现的主题,画不好色调的话则易致“土气”,画面沉闷,十分难看。初学者往往使用过翠过艳的纯绿去画。写生时不能照抄对象的绿,要把固有色与光源、环境、气氛结合起来考虑,必要时还要进行艺术处理。过艳的色彩要减弱,不够的色相要提亮。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色彩特别丰富、明快.补色对比强烈。色调多为金黄、棕褐,尤以晴朗的阳光下最为艳丽多姿。表现时可利用各种技巧,大胆尝试。
      冬天的色调纯度较低,呈现单纯、淡雅、银白、银灰、深褐等色调,不像夏天的色彩热烈浓郁。冬天的色调透明和谐,较少有“火气”感觉,可以运用色彩的细微变化表现丰富的灰调子。灰调子处理得好,色彩很高雅。但灰调子非常难画,处理不好画面会出现”脏”、“粉”、“灰”以及沉闷等问题。
      不同的季节气候会造成不同的色调差异。任何景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每时每刻无不受着光线、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改变着它们的色相。
      晴朗天气阳光灿烂,光线充足,景物的明暗对比清晰,主次分明,色彩响亮,倾向暖调。因具体的时间在变化,物体受光和背光部的色彩冷暖关系亦不同。晴天写生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光线的变动会影响景物色彩关系的改变。
    阴天的色调统一,光线稳定,明暗对比关系较弱,光源色与环境色影响较小,整个色调偏冷灰。各景物的形体之间衔接自然,过渡缓和。阴天最能提高初学者的色彩感受及表现能力,但千万不可将色彩写生变成素描加固有色的写生。
      雨天的景色要比阴天更和谐。好像大自然整个都笼罩着一层湿润的幕纱.景物变得模糊,明暗对比较弱。雨天大都以冷灰色调为主。画雨景用湿画法较多。在雨天写生,反光和倒影是刻画的重点,要抓住景物被雨打湿的明显特征,用笔要流畅,以感受为主,一气呵成。
      雾天使清晰的景物变得模糊、朦胧、没有重色,色调淡雅统一,多为淡冷紫灰色调。画雾景也是水粉画最善于表现的效果,用大量的白色调和,采用湿画法表现。画时要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及色彩的微妙变化,注意画面不要画得没形没色,白茫茫一片,过于空洞。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水粉画基础知识_水粉写生中如何把握光线和气氛

下一篇:水粉画基础知识_透视原理在风景写生中的运用





相关内容

水粉画的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

2019-12-30
水粉画的衔接
水粉画笔的种类和用法

扁形方头笔 这是模仿油画笔形…

2018-12-28
水粉画笔的种类和用法
水粉写生画容易产生的弊病

大家认识色彩首先要树立没有光…

2018-11-07
水粉写生画容易产生的弊病
水粉画

水粉画,是用水调合粉质颜料描…

2018-08-25
水粉画
水粉画步骤

一、构图、用深一点的颜色(如…

2018-04-23
水粉画步骤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