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臣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跪拜帝王的?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28

时间: 2012-06-06 17:57:57

本文摘自《中国历史上的49个谜:颠覆历史》 作者:张志君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通常在我们所看的古装连续剧中,每当遇有臣下朝见君王时多用下跪叩头来表现,海外一位研究中国文化史的专家根据其研究,认为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把“下跪叩头”当成亘古不变的臣下面君之礼有失偏颇,许多人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从上古到清末,中国历朝历代臣子见君王哪有不行“下跪叩头”大礼的?读者朋友,您是否也作如是观?倘如此,那您就又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

封建社会乃是人类社会五大基本形态之一(奴隶社会也是如此),有了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当然就有君王(国君或皇帝),有了君王当然就有了臣下,有了君臣当然就有了相应的见面礼仪。公元1792年,早已经崛起于西方的英王国派专使出使大清帝国,这本来是一件促进东西方交流的大好事,可当时的清朝乾隆皇帝却坚决不准英国专使晋见,原因极其简单,因为英使马甘尼不肯对皇帝(当然是大清国的皇帝)行下跪叩头的大礼。

这个在现代人看来根本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却被乾隆皇帝看得重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乾隆看来,上下几千年,纵横全天下,哪有臣下见君王不叩头不下跪的理呢?

事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再拜”与“促膝谈心”

皇帝虽然是“金口玉牙”,但他的说法或看法却并不总是有理。

且不说当时的“泰西诸国”——英吉利、法兰西等国属臣见君主根本无“下跪叩头”之说,就是“下跪叩头”大礼发源地的中国,也不是从古到今都下跪叩头的。

中国古代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东周时代开始的(孔子的《春秋》上限是公元前722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从公元前403年写起的),从东周到秦汉上千年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发现有关“下跪叩头”的记载。

春秋时代臣下见君王,其礼仪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走进“诸子百家”之中,听一听看一看这些当时的文化名人们是怎样记叙君臣相见之礼的。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魏文侯去见当时的贤能之士段干木,站得疲倦了却不敢休息。回来以后见翟黄,箕踞于堂上跟他谈话。翟黄很不高兴。文侯说:“我礼遇段干木,是因为让他做官他不肯做,给他俸禄他不接受,现在你想当官就身居相位,想得俸禄就得到上卿的俸禄。你既接受了我给你的官职俸禄,又要求我以礼相待,恐怕很难办到吧。”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最值得注意的是翟黄对他侍奉的君主箕踞于堂上与他说话表示的不满,这与汉代以后的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看过拙著《中国帝王私生活百态》的人想必还会记得南北朝时代刘宋王朝前废帝刘子业为了寻开心,竟命他手下的大臣刘昱趴在地上用喂猪的槽子学猪吃食的故事。

晏婴是春秋时代有名的贤臣,也是被时人和后人一致推许的最懂礼仪的人,我们不妨看看他是怎样见他的国君的。

故事之一:

齐景公饮酒饮得很高兴,对臣下说:“今天我愿意和各位大夫痛快地畅饮,请不必讲究礼节。”

晏子听后马上进言,认为“人之所以比禽兽高贵,就是因为存在礼节”。

景公沉醉于饮酒之中,不听晏子的劝诫。

过了会儿,景公出去,晏子没有起立,景公再进来时,晏子却抢先喝酒。景公生气发怒,脸色大变,怪晏婴不讲礼节。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揭秘中国古代史上能够时男时女的第三种人妖

下一篇:秦朝法律多严密?定水稻每亩播种二又三分之二斗





相关内容

古代文人逛青楼:重在调情 不在发生男女关系

那叫“狎妓”,重点放在调情上…

2017-02-11
古代文人逛青楼:重在调情 不在发生男女关系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为何政事清明

文宣帝又能把政事委托给杨愔,…

2013-04-06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为何政事清明
北齐胡太后:与弄臣和士开淫乱后宫 任情欢乐

和士开出入宫禁,与胡太后任情…

2013-04-06
北齐胡太后:与弄臣和士开淫乱后宫 任情欢乐
小乔与周瑜情投意合?曾是周瑜战俘被剥夺自由

事实上小乔只是周瑜的一个女战…

2013-03-19
小乔与周瑜情投意合?曾是周瑜战俘被剥夺自由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他的进谏方式与众不同,乍看起…

2013-03-19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