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无厘头状元如何炼成:靠摔跤当状元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27

时间: 2012-06-06 17:58:08

核心提示:

本文摘自:《城市快报》2010年8月8日第11版,作者:肖明舒,原题:《无厘头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纵观历史,中状元这个事儿有的时候还得靠运气。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状元是士人学子们孜孜以求的终极理想。然而,如果知道了备受世人尊崇的状元还可以这样圈定的话,这可叫当时那些几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作何感想呢?

从隋朝创制到清末废止,中国的科举制度存在了1300多年,共产生状元600多名。古代的一名读书人要经过大小十几场考试,经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奋斗,战胜一批又一批对手,过五关斩六将后才能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大魁天下摘桂冠”的状元,可以说每一名状元的产生都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

然而,事实上,即便一个读书人拥有技压群雄的实力,也不一定能够实现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因为纵观历史,中状元这个事儿有的时候还得靠运气。

摔跤赢来的状元

宋朝时就有这么一位状元,他是摔跤赢来的。怎么回事儿?又不是考武状元。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别急,请您往下看。

宋太祖赵匡胤是行伍出身,做事情也是讲究雷厉风行,他主持科考殿试时,曾有这么一个规定——殿试第一个交卷的人可得状元。规定一出,只见考场上应试的举子们,为了能拔头筹个个快马加鞭,奋笔疾书。最后王嗣宗和陈识二人同时最先交卷。赵匡胤文化不高,看了两篇满是“之乎者也”的文章后,一时也不好分辨谁先谁后。于是他沉思片刻,对他们两个人说:“这样吧,你们俩就在我面前摔跤,让我看看……”听了这话,陈识一愣,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被反应机敏的王嗣宗“扑通”一声摔倒在地。此时,赵匡胤被逗得哈哈大笑,指着王嗣宗说:“你就是新科状元!”

自封的状元

除了“比武”之外,历史上还有更加离奇的中状元方式,简直和“天上掉馅儿饼”的美事儿不相上下。

晚唐时,有位叫陆扆(yǐ)的书生进京赶考,不巧赶上当朝皇帝唐僖宗因黄巢起义逃离长安。于是,为了表现对朝廷的忠贞不贰,陆扆便跟随皇帝的御驾逃到了成都。等到黄巢战败后,他又随朝廷返回长安,然而行至半路,却传来朱温在长安附近发动叛乱的消息。京城是去不了了,这下可急坏了陆扆,眼看自己凭着保驾的功劳捞个进士头衔的希望落空,他非常懊丧。

然而,陆扆转念心生一计。几天之后他找到了当时的宰相韦昭度,建议就地举行一次科举取士,说这样既可以显示朝廷的权威仍在,又可以稳定人心。韦昭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乱中开科取士这事儿听起来虽然“不靠谱”,但却能造成朝廷正常运转的假象,朝廷保住了,自己的乌纱帽也可以更加牢靠,于是他就从逃难的队伍和周围各县中拉来一批考生,设了个临时考场。

考试虽然将就着进行了,可外面依旧兵荒马乱,因此并没有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到了写金榜时,官员们都在为自己的性命担忧不已,谁还顾得上考试这码事。最后,还是陆扆自告奋勇地接了写榜这个活儿,不过他也一点儿不吃亏,不忘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榜单的最前面。

就这样,一个逃难路上的状元诞生了!

好名字换来的状元

陆扆和王嗣宗两个人中状元的故事属于历史上的个案,事实上,能不能中状元的关键,还是要看皇帝本人的喜好。皇帝看人,其实就是图个顺心称意,字迹不好看的不选,长得丑的不选,口齿不清楚的不选,名字犯忌讳的更不能入选。

明永乐二十二年殿试,原定的状元名叫孙日恭,第二名榜眼名叫邢宽。但是在张榜时,状元却换成了邢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明成祖朱棣看了榜单后,觉着孙日恭的“日恭”二字并在一起为“暴”字,他的帝位是从侄儿建文帝朱允炆那里用暴力抢过来的,对于这个“暴”字很是忌讳,所以看到孙日恭的名字就特别反感。而第二名邢宽就大不一样了,谐音“刑宽”,暗示着永乐一朝刑政宽和,正合他的心思,于是邢宽就因为这个名字做了钦定的状元。

历史上还有一个因为名字而做了状元的,是清朝人刘春霖。这事儿发生在慈禧太后执政时期。本来,另一位叫朱汝珍的人应该是当年的状元。但是当时有一个规定,主考官们在阅评完所有考生的试卷后,要挑选出十份,并按名次排列好,呈送给慈禧太后钦定。当慈禧太后翻开头名的试卷时,看到“朱汝珍”这三个字,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厌恶之情。

原来珍妃支持光绪皇帝变法改良,被慈禧指使太监推入井中溺死。害死了珍妃的慈禧太后,最忌讳“珍”字。朱汝珍本人又是广东人,这让老佛爷想起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维新派的康有为、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他们都出自广东。在慈禧看来,广东是出“叛逆”的地方,再加之“朱”与“诛”同音。“朱汝珍”这个名字一下就触动了慈禧敏感的神经,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将朱汝珍的头名用笔划掉了。而第二名刘春霖在慈禧看来特别吉祥,春霖有“霖雨苍生”的意思,当年正值大旱,全国上下都盼着甘霖出现。于是老佛爷大笔一挥,将刘春霖提升为状元。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状元是士人学子们孜孜以求的终极理想,同时也是历朝历代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仰慕艳羡的荣誉。然而,如果知道了备受世人尊崇的状元还可以这样圈定的话,这可叫当时那些几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作何感想呢?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曾将京官裁剩643人的唐朝官场是如何烂掉的?

下一篇:后蜀高祖第三子荒淫 珍宝制夜壶称“七宝溺器”





相关内容

古代文人逛青楼:重在调情 不在发生男女关系

那叫“狎妓”,重点放在调情上…

2017-02-11
古代文人逛青楼:重在调情 不在发生男女关系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为何政事清明

文宣帝又能把政事委托给杨愔,…

2013-04-06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为何政事清明
北齐胡太后:与弄臣和士开淫乱后宫 任情欢乐

和士开出入宫禁,与胡太后任情…

2013-04-06
北齐胡太后:与弄臣和士开淫乱后宫 任情欢乐
小乔与周瑜情投意合?曾是周瑜战俘被剥夺自由

事实上小乔只是周瑜的一个女战…

2013-03-19
小乔与周瑜情投意合?曾是周瑜战俘被剥夺自由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他的进谏方式与众不同,乍看起…

2013-03-19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