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登华山情绪崩溃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多有恐高症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20

时间: 2012-06-06 17:58:52

核心提示:

本文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作者:青丝,原题:《古代文人与恐高症》

文人与恐高症,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有着不少潜在的联系。如文人大都感性而浪漫,此等人格气质的人,多敏于感受,怨抑悱恻,同时也欠缺解决自身困境的能力。而根据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有九成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恐高症,根本原因是人的感知能力出现了偏差、误判了实际高度所导致。换言之,个性率真、书生意气的文人有恐高症的几率更大。另外,文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喜欢登临望远,寻访名山古剎,以广胸中丘壑,登高的机会比较多,若有恐高症的毛病,也更易于暴露出来。

唐代韩愈曾携友人同登华山,上山之时并未觉得恐慌,等到了山巅,发现四周险峻异常,望去令人头晕目眩,这才知道问题严重。惊恐万分的韩愈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要被困在华山上了,当即情绪崩溃,发狂般号哭,并且写信与家人诀别,陪客仆从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事情被报到华阴县衙,县令派人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韩愈从山上救下来。这段经历,也成为了韩愈人生当中常被他人藉以取笑的一段糗事。

苏轼也有恐高症。宋人曾慥的《高斋漫录》载,苏轼初入仕途,任陕西凤翔府节度判官,与商州令章惇相得甚欢,两人曾同游仙游潭。在一处崖谷,章惇让苏轼走到对岸的山壁上留字。苏轼看到只有一根木头横跨在崖谷两头,脚下就是峻峭矗立的万仞绝壁,深不可测,不由股栗,推辞不敢过。而章惇很从容地从独木桥上走过去,又用绳子套在树上,然后顺着绳索攀爬到山壁处,用笔蘸漆墨在石壁上写:“章惇苏轼来游!”又沿原路返回,神色不变。苏轼很羡慕章惇的胆识,就攀着章惇的肩头说:“你必能杀人!”章惇问原因,苏轼说:“能拼命的人也必能杀人。”两人一同大笑。

清代经史学家毕沅,在任陕西巡抚的时候,也曾率幕僚登华山。在令当年韩愈贻羞的苍龙岭,毕沅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他极目四望,只见四周群山低伏,辽远而无边际,不由心悸神慌,当众嚎啕大哭,而且也像韩愈一样给家人写信诀别,自谓此生就要死在山上了。同游之人都劝他,你只要下山时眼睛不看两旁,就可从容而下。但是不管怎么劝说,毕沅就是不敢下山。这可急坏了各级地方官员,最后众人商议,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毕沅喝酒至烂醉,待不省人事后,用毯子把他捆扎起来,一路用绳索垂吊下山。毕沅后来还专门筹了一笔款,用于拓宽登苍龙岭的山路。

或许文人个人意识中的轻柔、细密的一面,使得他们的人生态度无法像常人一般稳健淡泊,在遇到险境时,很容易带有浓重的个人感官色彩,这也使得他们在面对恐高的时候,显得尤为夸张。

(摘自香港《文汇报》 文/青丝)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乾隆一朝贪官为何这么多?议罪银制度加重贪污

下一篇:明代“高考”如何作弊:马甲写满五万蝇头小楷字





相关内容

古代文人逛青楼:重在调情 不在发生男女关系

那叫“狎妓”,重点放在调情上…

2017-02-11
古代文人逛青楼:重在调情 不在发生男女关系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为何政事清明

文宣帝又能把政事委托给杨愔,…

2013-04-06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为何政事清明
北齐胡太后:与弄臣和士开淫乱后宫 任情欢乐

和士开出入宫禁,与胡太后任情…

2013-04-06
北齐胡太后:与弄臣和士开淫乱后宫 任情欢乐
小乔与周瑜情投意合?曾是周瑜战俘被剥夺自由

事实上小乔只是周瑜的一个女战…

2013-03-19
小乔与周瑜情投意合?曾是周瑜战俘被剥夺自由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他的进谏方式与众不同,乍看起…

2013-03-19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