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沙:歌声荡漾的乡场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90

时间: 2012-06-07 22:30:29


熙熙攘攘的夯沙墟场。


苗鼓震天响,墟场好热闹。

  本报记者  龙清彰

  7月,保靖县夯沙乡政府在赶场天举办“苗族文化节”,中间搞了个唱苗歌比赛。四五百名歌手唱得难分难解,赶场的人群听得如痴如醉。从7月唱到8月,连比七八场还难以分出高低。歌声缭绕在夯沙场上空,经久不散。

  夯沙场是个做生意的地方,也是个歌声荡漾的地方。

  夯沙峡谷有50多里长,上半段归保靖县夯沙乡管,下半段归吉首市矮寨镇管。峡谷里有二三十个村庄,上万人居住,绝大部分是苗族人。

  夯沙乡政府是峡谷里唯一的乡级行政机构,乡政府所在地位于保靖与吉首交界的夯沙村。农历逢“五、十”日,乡政府前面的那条的街道就成了赶场的地方。

  夯沙峡谷山高谷深,悬崖壁立,奇峰突兀,怪石参天。谷底有条小河,弯弯绕绕,清清凌凌,缠缠绵绵,低吟浅唱沿着峡谷自北向南,穿过夯沙场流进峒河。沿着谷底转一两个弯或走一两里地,迎面就有一个村庄。再仔细看一看两边的山坡,不时会发现有村庄掩映在树荫里。再望望悬崖顶上,那里竟然还有村庄蹲在上面。平时里,村庄里的人各忙各的,到了逢场天,人群就从山顶、山坡、河谷向夯沙场汇来。

  夯沙场是峡谷里唯一的墟场,场上只有一条二三百米长、七八米宽的街道。平时,街道冷清空旷,但到了赶场天,街道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并向连接场头的石拱桥和公路膨胀过去,延伸有里把长。

  “夯沙”苗语的意思是“歌声荡漾的峡谷”,夯沙场当然就成了“歌声荡漾的乡场”。歌声荡漾的乡场,自然是充满了快乐。

  苗族是个生活在禾苗上的农耕民族,中国的农耕文明有多远,苗族的历史就有多远,那么赶场的历史也就有多远。可惜苗族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从世代传唱的苗歌中就有“伏羲古时就赶场”的歌词,可知苗族在史前就开场了。至于夯沙场的历史,口传在北宋时就有了场,有文字记载的《保靖县志》,证明在康熙年间夯沙有苗民赶场。

  搬屋造田之前,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夯沙场是在小河南岸赶场。那时的场是赶在一条窄窄的、短短的、光溜溜的青石板街道上,两边是两排黑黝黝的木房子,木房子的屋檐几乎要碰到一起,留下一线天给街道透亮。每栋临街的房子前都鼓出一个木柜台,柜台上摆着一排比水桶小一点的圆形玻璃瓶,里面装着水果糖、捧棒糖之类的糖果。柜台后面是木板做的货架,货架上摆放着糖、盐、肥皂、鞋子、盆子、布匹之类的货物。柜台下,摆放瓷缸、塑料桶等容器,里面装的是酒、酱油、醋。

  并不是每栋房子的柜台都有东西卖。那时,私人是不能卖南杂百货开餐馆做生意的。卖南杂百货开餐馆做生意的,肯定是供销社的柜台、店铺,或者是供销社准许开的代销店。

  本来夯沙一直是在农历“五、十”赶场。为了与国家作息制度接轨,人民公社把赶场天改在星期日,也就是七天赶一次场。赶场天也是生产队的休息天,这天,生产队要派人到场上购买生产用品,村民们要到场上购买生活用品,有些人顺便到场上卖点私货,补贴家用。

  赶场天,除了供销社的店铺被赶场人围得水泄不通,格外热闹外,石板街上还摆放着野菜、野果、野味、柴禾等一些没有列入计划的山货,等着赶场人来购买。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公社的干部对这些山货装着没看见,再说他们也常常买野味来解馋。

  尽管场上没有很多东西,赶场天到了,人们还是从河上河下朝乡场赶来。不管有没有事,都要到场上转一圈,心里才舒坦。

  掌家的人赶场一般要采购点东西回去,而年轻人赶场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那时的人是不能随便去天南海北的,甚至别的村庄也是不能随便出入的。成家立业的人倒也无所谓,但那些年轻人就耐不住了

9 7 3 1 8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腊尔山赶集

下一篇:永顺县土家族“晒龙谷”





相关内容

元宵节游玩攻略:赏灯观月猜灯谜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2018-03-02
元宵节游玩攻略:赏灯观月猜灯谜
2017年郑州古玩城新春庙会开幕

新春庙会、腊八祈福,在我国民…

2017-01-07
2017年郑州古玩城新春庙会开幕
浙江海宁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

2015-12-28
浙江海宁皮影戏
北京的皮影戏

自元、明、清建都于北京后,使…

2015-12-28
北京的皮影戏
陕西地区的皮影戏艺术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我国民族…

2015-12-28
陕西地区的皮影戏艺术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