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文化局考察西江千户苗寨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55
时间: 2012-06-07 22:30:29
千户苗寨
美丽苗寨
千户苗寨夜景
聚焦西江
苗女敬酒歌
板凳舞
雷山梯田
图
/文 刘文化
西江以美丽一切等您千年,西江恰似人间天堂令人神往,千户苗寨是梦开始的地方。十一长假,终成行程,在局机关的统筹安排下,2日清晨,笔者随同局领导、机关工作人员、下属单位班子等一行开始了贵州黔东南地区西江千户苗寨之行。
带着淅沥的细雨,车出永顺,一路急行,车经古丈、吉首,在凤凰路段时,一路上车如流水,流淌在往返于凤凰路途中,我感到了人们对美的向住,车渐行渐远,出了凤凰,湘西的风景在我们的视野慢慢远去,异地他乡的景色扑面而来,车穿铜仁,踏上沪昆高速路,车快了,苗山、苗寨的风景匆匆而现,来不及细看,因为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雷山县的西江镇。
西江地处国家级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雷公山麓,距雷公山主峰58公里,距张秀眉、杨大六起义的军事要地雷公坪10多公里,是沅江支流清水江源头之一,海拔833米,距雷山县城36公里,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35公里。路途遥远,中途塞车,当日我们只好夜宿雷山县城。3日凌晨,再度起程,车沿着国家级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盘山公路上上下下,雾谒升腾,层层梯田星棋密布,金黄的稻谷在朝阳的照耀下一片金黄,苗寨的秋天来了,他们收拾心情的季节来临了,江西以一切美丽等着我们。
西江属于断层的地质结构,断岩及断裂谷地明显,周围山脉脊梁地势相骤然降低,也有斜缓而下,形成天然小块盆地。西江苗族充分利用这种地质结构,在斜缓的半坡建造吊脚楼房,层峦叠峰,鳞次栉比,村寨坡头栽植古枫树做护寨树,也作风景树,寨子周围开垦了层层梯田,河水清澈见底,蜿蜓曲折绕寨而过,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和天然画卷。
西江苗寨包括羊排、也车、平寨、南贵等4个行政村,及10多个自然寨,各村寨互连成片,形成整体的千户苗寨。据最新统计,西江千户苗寨四个村为1258户,人口为5326人,仅有24人为其他民族,苗族人口占99.5%。西江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现虽然摆脱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耕作方式,但许多耕作方式还很落后,用耕牛犁耙耕地,肩挑背扛,作物主要是水稻,比较单一。农耕文化的一个积极意义是农家子弟吃苦而劳,在校读书特别勤奋。不少人家以教子成才为荣。大家你争我赶,育子成才蔚然成风,成批的“金凤凰”从山沟里飞出来。西江成为了周围苗寨知名的文化区。
千户苗寨千辆车,游人如织结伴来,西江人热情奔放的拦门酒、长龙宴、合龛宴接纳着游人;西江以离奇独特的吊脚群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银饰文化、音乐舞蹈、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民俗民风款待着我们。放眼望去,气势恢宏的千户苗寨、如诗、如画、异地他乡的游人,游在其中,溶在其中,乐在其中,心醉了,人也醉了。
千户苗寨万盏灯,万盏灯里万种情。夜晚,美丽西江的灯亮了起来,那是繁星闪烁,星棋密布,这时,歌舞升平,吊脚楼上的古歌:“嘎别福”歌、飞歌、情歌、酒歌随处响起;广场上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板凳舞随处可见。我去过湘西的不少乡镇,游过不少的城镇,但和西江的千户苗寨是无法比喻的,西江文化值得借鉴、西江旅游值探索。
西江是远近闻名的歌舞之乡,被世人誉为“歌舞的海洋”、“芦笙的故乡”。西江苗寨悠久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厚重的苗族人文理念,形成了民风古朴。特色浓郁的西江苗族文化,是雷公山地区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1982年西江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全省首期村镇保护与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11月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上一篇:品味民族歌舞 感悟“神秘湘西”
下一篇:凤凰苗族银饰亮秀泉城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