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温度

  • 编辑: 佚名
  • 来源: 未知
  • 点击: 18424

时间: 2012-09-26 10:16:21

      印象中总以为孔子是一个板着脸孔训导人的长者,有的是人生的阅历,有的是说不完的规矩,但是细细品味,发现这个老人其实还是很温和的,如邻家的蔼然可亲的爷爷,细细的向你倾吐着他心中对你的那一份渴望,絮絮叨叨中充满了无限的智慧与温暖的体贴情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说”、“乐”、“君子”从学习到做人,逻辑严密,层层迈进,缓缓道来,老人将之结合的天衣无缝,不知不觉间让你觉得学品与人品的重要。你有足够的“学”,才会有“朋”从远道赶来与你切磋琢磨。既然切磋,就难免有见解各异,面红耳赤。是排斥异见,唯我独尊,还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抑或让岁月见证,让时间去评判?在这个天平上,孔子做出了很好的选择!他要我们当一个“君子”。老人对“君子”的阐述是脚踏实地的,是触手可摸的。他对“君子”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在不被理解时多一份宽容,多一点接纳,毋须生气,不必发怒,因为这世界不只是你一个人,既然有千万人,又为何不能存有千万种理解呢?这是一种智者的抉择,之后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早在这个老人身上就有了,他是思想开放的先驱。
      这个智者的阐述我们之所以那么地容易接受,我想和他的语调是相关的。他没有说:“学而时习之,宜说。有朋自远方来,宜乐。人不知而不愠,乃君子。”
      而是用了一个商讨却听起来颇有分量的三“乎”: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搞得你都不好意思去辩驳他的观点。你好意思去否认这亲切的带有美好愿望的问话吗?伸手不打笑脸人。你只能“嗯嗯”的接受,因为你不想辜负这长者的愿望和爱心!更何况这“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听起来还是那么的抑扬顿挫,乐音不绝呢?孔子他很懂的听者的心理!这也许还是一位心理学家吧?他深谙闻者的内心世界。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粗看,也许这是最为高傲的孔子了。直呼其名,直陈其教,让人很是不顺!但细细回味,字里行间,却流动着脉脉温情。“由,诲女知之乎!”看见这个“乎”了吗?看见这个“之”了吗?他没说“由,诲女知”这让人听来心生叛逆的言语,他用了“之”来让他的教导带有了一点温和的色彩,让说话的语气少了一点僵硬。这还不够,他还用了一个“乎”,“由,让我来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这近乎恳求的语气让他的教导之心显得是如此的温和,如清风拂过湖面,略起丝丝的涟漪,子由的心如蜂蜜滋润,如春雨润心,甜甜的,他乐淘淘的接受了孔子的教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做起了一个贤者子弟。《论语》没有记录子由的回答,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子由的回答,子由的行动,子由说话的语气,子由的面部表情……
      读《论语》,今天,有一点感动,被夫子的温和感动,被夫子的良苦用心感动,红烛精神,春蚕吐丝在那个千百年前的某月某夜某时某刻,就已经诞生了啊!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回归,回归生命深处的那一抹情怀!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孔子的“治学三境界”

下一篇:作家笔下的秋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

作家笔下的秋

一夜秋风,黄叶尽落,枝条横空…

2012-09-26
作家笔下的秋
端酒杯与捧书本

这样的酒杯是万万不可端的。 …

2012-09-26
端酒杯与捧书本
“帖”与“贴”用法有别

从字形上看,帖与贴都是形声字…

2012-10-23
“帖”与“贴”用法有别
“勾”与“钩”的用法大不同

钩用作名词的时候,指形状弯曲…

2012-10-23
“勾”与“钩”的用法大不同
成语典故:百折不挠

【词义】 百:概数词,言其多…

2012-10-30
成语典故:百折不挠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