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拒“诺奖”原因:靠“中国”两字我觉得可笑

  • 作者: 欣文
  • 编辑:
  • 来源: 沈阳晚报
  • 点击: 833

时间: 2012-12-20 10:42:44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奖提名的作家。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被鲁迅婉言谢绝。

重要的已经不是讨论鲁迅的拒绝提名,而是他对于诺奖的态度,这便不能不说鲁迅在1927年9月25日就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事写给台静农的那封著名的信。

静农兄: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我以为,一,鲁迅认为诺奖确实是有水平的,它不是靠侥幸可以得到;二,拿诺奖衡量当时中国的文学状况,鲁迅自认中国还有距离;三,鲁迅是以一颗平常心观之,即世界上优秀作家多的是,而诺奖不可能颁给所有的优秀作家。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鲁迅拒“诺奖”,作者:欣文,来源:沈阳晚报,来源地址:)

上一篇:学者谈古代女子:唐代女人泼辣 宋代妇女柔和

下一篇:清官穿裘皮大衣有讲究 亲王郡王以外不穿黑狐皮





相关内容

颠沛流离的晚年

公元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

2017-11-18
颠沛流离的晚年
诗词特点

诗词的语言必须具备精炼凝重的…

2017-11-18
诗词特点
被贬永州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

2017-09-30
被贬永州
“举措失当”的成语典故

你知道“举措失当”这个成语是…

2017-01-12
“举措失当”的成语典故
宋词的巅峰时期

苏轼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

2016-11-23
宋词的巅峰时期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