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主题活动方案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252
时间: 2013-01-02 09:52:18

一、节日背景: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成人对这一传统节日比较熟悉了解,特别是在苏州地区,也非常重视这个节日。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二、总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4.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区活动,为爷爷奶奶送腊八粥。
三、领域目标:
健康:认识各种常见粗粮,知道人体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营养,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关知识。
语言:乐意主动地欣赏诗歌体裁的作品,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态度自然,声音响亮。
科学: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意识。
艺术: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演唱风格,对音乐活动产生学习的兴趣。
社会: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合作、沟通、关爱的重要和快乐,乐于与人交流。
四、具体目标及活动
领域
|
具体目标
|
活动内容
|
日常活动
|
健康
|
1.了解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2.能主动地参与粗粮的观察与操作活动,合作地完成操作任务。
3.了解粗粮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要爱惜粮食。
|
多吃粗粮身体好(健康)
|
晨间谈话:腊八节的时间和来历。
点心:介绍腊八节的材料和营养。
|
数学
|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
数一数(数学)
|
|
语言
|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儿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
古诗《腊日》(语言)
|
|
艺术
|
1.感受和表现京剧曲调的韵味,并边唱边表演
2.初步懂得丰收不忘爱惜劳动果实的道理
|
拾豆豆(音乐)
|
|
社会
|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6. 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
腊八的来历(社会)
|
|
社区半日活动
|
1.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2.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
腊八送祈福(社区活动)
|
|
科学
|
1.在感知各种豆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豆类的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
3. 联系已有经验,大胆创作。
|
认识各种豆类(科学)
|
|
美术
|
1.了解各种豆子的特征及其作用。
2.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各种豆子进行贴画。
|
豆贴画(美术)
|
|
民间游戏
|
1. 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掌握立滚翻的技巧,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
炒黄豆(民间游戏)
|
|
五、区域活动建议:
名称
|
材料
|
内容与要求
|
生活区
|
各种豆子
|
会用筷子夹豆子,练习手部肌肉。
|
语言区
|
提供古诗图片
提供腊八饮食习俗图片
腊八节传说图片
|
巩固复习古诗:《腊日》。
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腊八的饮食习俗。
讲一讲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
音乐区
|
拾豆豆
|
根据原有歌词大胆进行创编。
|
科学区
|
各种粗粮和豆类实物和图片若干。
|
请幼儿观察认识这些粗粮和豆类。相互搭配成各种营养粥,并说一说粥里有哪些粗粮。
|
六、家长社区资源:
1. 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是在吃腊八粥时,有意的介绍一些粗粮给孩子认识,并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2. 请家长讲一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让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3. 社区资源:与附近的敬老院联系好,带领孩子给爷爷奶送腊八粥,感受节日的快乐。
七、环境创设:
1. 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 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 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 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 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上一篇:大班创新活动:最新颖的贺卡
下一篇:鞭炮炸伤眼睛怎么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