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投降必死 倭寇头子王直为何仍接受明朝招降?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34

时间: 2013-03-19 16:40:41

副标题#e#

核心提示:

本文摘自《五十三个暴走引发的战争》,作者:王浩,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王直是被老乡胡宗宪诱杀的。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东南沿海的抗倭统帅职位落到了徽州绩溪人胡宗宪的身上。和几个前任以剿为主、“四处救火”不同,胡宗宪上任后决计剿、抚并施,并把最大的目标毫不迟疑地对准了王直,面对茫茫大海,他冷静地发出这样的声音:“海上贼惟(王)直机警难制,其余皆鼠辈,毋足虑。”

同为徽州人,胡宗宪对于他的倭寇老乡有着深入骨髓的认识:王直骨子里还是一个商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海上财富梦被战火毁于一旦,更没有与明王朝彻底决裂的勇气,用招抚之计完全可行。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胡宗宪派特使蒋洲、陈可愿远赴日本说降王直。这是一次艰难的万里劝降,历经千辛万苦,两位使者成功到达日本,见到了王直。

很难想象王直第一眼见到两位朝廷特使时的复杂心情。但是很快,冰山化冻了。

除了许诺免罪,胡宗宪手中还有张王牌:王直的老母和妻儿。一上任,胡宗宪就意识到王直家属的利用价值,把他的老母妻儿从金华的监狱里释放了,安置在干净住宅中监视居住,在生活上给予优厚的待遇。一直以为家人早已受株连的王直得知亲人无恙,顿时喜极而泣。

王直对两位特使诉苦道:“我本非为乱,因俞总兵图我,拘我家属,遂绝归路。”一直到现在,王直还深恨俞大猷,可见俞大猷在烈港的那把大火,在他胸中从来就不曾熄灭。

投降可以,但是有条件。王直派养子王滶护送陈可愿回国面见胡宗宪,明确无误地提出了投降条件:“乞通贡互市,愿杀贼自效。”这就明摆着要求,我要成为红顶商人。胡宗宪满口答应。

王直之所以答应投降,其实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的根据地已经不稳了。当时日本九州的强藩岛津贵久崛起,开始平定南九州,已经占领大隅、日向两国的大部分。身为“唐人”,王直在九州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加上连年对抗明朝,兵员和财物的来源日益减少,就连王直占据的五岛,当地日本人连年跟随王直作战,多有死伤,有的甚至全岛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死者家属十分怨恨王直。

#p#副标题#e#

倭寇集团的瓦解倒计时开始了。

徐海、陈东、叶麻相继被擒杀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月初,王直应胡宗宪之邀,带着属下“骁勇之倭”千余人,包括四十多个日本随从,乘“异样巨舰”返回了舟山群岛的岑港,投降只有一步之遥。

胡宗宪曾对属下说过:“王直越在海外,难与角胜于舟楫之间,要须诱而出之,使虎失负隅之势,乃可成擒耳。”现在,王直送上门来了。

为了坚定王直的投降决心,胡宗宪让王直的儿子王澄写下血书,让王直老母亲按上手印,叙述胡军门不杀之恩,劝王直早降。

王直不是笨蛋,接到血书后,笑道:“笨儿子,朝廷不杀你们,是因为我的缘故。我要是归顺,连你们都跑不掉。”不过,此刻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最后的考验到了:胡宗宪邀请他上岸相会。

自古会无好会,宴无好宴,草莽出身的王直一生中自然少不了经历过“掷杯为号”的黑活,抛开自己的船队上岸,无异于蛟龙离海。不过,这一次,他只有华山一条路了。原因有三:其一,他相信明朝确实要通商互市了,他一生的梦想实现在望;其二,老乡的诚意,胡宗宪交好他数年,甚至答应他的要求,派出了指挥夏正到岑港作为人质;其三,这时岑港四周皆被明军的精锐俞大猷、卢镗、戚继光包围,如果不上岸就意味着马上要武力对抗。

最后,海上生涯的一帆风顺也让王直萌生了“天意佑我”的念头,他对劝阻的部下说:“昔汉高谢羽鸿门,当王者不死,纵胡公诱我,其奈我何?”

在惴惴不安又心怀希望的矛盾心理中,王直于十一月份带着两个心腹叶宗满、王汝贤离船上岸,进入胡宗宪总督府。

如王直所愿,胡宗宪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让他去见浙江巡按使王本固。没想到一到,王直即被逮捕,他大呼冤枉:“吾何罪!吾何罪!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

此时的胡宗宪对王直却无杀心,有收归己用之意,上疏请求皇帝赦免他,但形势的发展已经由不得他了。主张禁海的王本固放风说胡宗宪收受了王直数十万两白银的巨贿,并上书弹劾胡宗宪。这下胡宗宪“大惧”,重新上书称王直罪在不赦,请皇帝处分。

王直在狱中写过一封《自明疏》,希望朝廷许他戴罪立功,剿灭海上诸夷,特别是他在疏文的最后,念念不忘地希望明政府能够开放海禁,通商互市。

当时,朝廷内外对王直普遍的口径是“恶贯滔天,神人共怒”,不过又担心立刻杀了王直,会带来倭寇更大的报复,朱厚熜也在杀、抚之间犹豫,只好先令胡宗宪“羁养之”。王直虽然下狱,衣食卧具一直都受优待。挨了两年后,朱厚熜终于下达了死刑诏书:“直背华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枭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隆冬,王直在杭州法场被斩首。刑前,王直把束头发的金簪交给儿子,相拥而泣,不胜怨恨地叹道:“没想到会在这里受到典刑!”

王直的首级被传示海滨——明王朝要再一次警告所有人,大海永远是个不吉祥的地方,犯禁冒险者就是这个下场。

王直被杀一百年后,明朝最后一个雄霸海上的海贼王郑芝龙也被清廷杀于北京柴市。

不过,茫茫大海中,中国人的舰船仍在乘风破浪——郑芝龙和日本平户女子所生的儿子郑成功,率领将士两万五千人、战船数百艘,浩浩荡荡自金门出发,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盘踞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

今天的宁波三门湾蛇蟠岛,王直塑像旁的洞窟岩壁上,题刻着一副对联:“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

它是这个大倭寇、大冒险家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墓志铭。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香妃墓地之谜:真的是死后千里归葬新疆吗?

下一篇:北齐皇帝高湛的变态心理:对别人老婆特别钟爱





相关内容

古代文人逛青楼:重在调情 不在发生男女关系

那叫“狎妓”,重点放在调情上…

2017-02-11
古代文人逛青楼:重在调情 不在发生男女关系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为何政事清明

文宣帝又能把政事委托给杨愔,…

2013-04-06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为何政事清明
北齐胡太后:与弄臣和士开淫乱后宫 任情欢乐

和士开出入宫禁,与胡太后任情…

2013-04-06
北齐胡太后:与弄臣和士开淫乱后宫 任情欢乐
小乔与周瑜情投意合?曾是周瑜战俘被剥夺自由

事实上小乔只是周瑜的一个女战…

2013-03-19
小乔与周瑜情投意合?曾是周瑜战俘被剥夺自由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他的进谏方式与众不同,乍看起…

2013-03-19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