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的谋权智慧:隋炀帝擅长布局下套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54

时间: 2013-03-19 16:41:20

副标题#e#

核心提示:

本文摘自《谋权之道》,作者:雪川,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真正的权力较量,暗斗也许是个漫长的过程,但亮底牌的机会却往往只有一次,所以容不得丝毫闪失。杨广是个设局的高手,不仅无处不在,不仅将对手尽收局中,而且一律全都是铁定的死局。

谋权之策:事作于细,边布局边下套

杨广从他踏上人生之旅的第一天就把目光瞄准了皇位,同时也就开始了他谋取皇位的征程。在他实现目标之前,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只下这一盘棋。

隋文帝杨坚一生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三子杨俊,四子杨秀,最小的一个是杨谅,这五个儿子皆是独孤皇后所生。

杨广又名杨英,小名是阿麽。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只有十三岁。除了拥有王位外,杨广还做了并州的总管。杨坚之所以要让没有成年的杨广担任并州总管,就是为了让他得到锻炼,以后能更好地辅助杨家天下。

就在那年,隋文帝按封建礼制将长子杨勇封为太子,杨广十分不悦。杨广认为自己的能力远在哥哥之上,而长兄杨勇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远不如自己,凭什么他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皇太子的位置应该是自己的才对。在这种思想长期支配下,杨广有了夺取储位之心。杨广虽然年纪不大,但城府却颇深,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自己目前还没有什么实力,于是决定先忍而不发,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在不久的几年后,隋朝兴兵灭陈,刚满二十岁的杨广便担任统帅,但实际真正领兵作战的却是名将贺若弼与韩擒虎两人。灭陈之后,进驻建康(今),军队驻扎在此的时候,杨广表现得很有王者大将气度,杀掉了陈叔宝身边的奸臣,封存府库,不贪钱财,将建康的一切收拾停当之后,他才将陈叔宝及皇后等人押送回京城,所有一切处理得是那样的妥当、漂亮、出色!杨坚见状,十分高兴,随即封杨广为太尉。

天下平定之后,杨广觉得自己有了战功,于是开始谋划如何夺取储位。

杨广认为第一步要走的棋便是如何取得父皇与皇后的宠爱。

杨广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既有很强的虚荣心,又喜欢私下里寻欢作乐,有纨绔子弟的劣根性,还有过人的文武才能,在想得到的东西面前,很善于伪装,一旦得到就又不在乎了,尽情享乐。

在谋取父皇与皇后的宠爱时,杨广充分展示了他个性中隐忍的一面。

太子杨勇很好学,善于填词作赋,性格宽仁和厚,忠诚率直,不会矫饰伪装,但是,他是一个喜欢摆奢华的人。杨广决定就在这一点上与太子杨勇形成对比,以节俭示人,以此取得父皇的喜欢。

一次,杨勇将精丽的蜀铠,加上装饰,穿在身上,杨坚见了很不高兴,他怕太子滋生奢侈之心,就告诫他说:“我听说天道无亲,唯赋予有德之人,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长久者,你身为储后,应当以俭约为先,才能奉承宗庙,居兆民之上。我过去的旧衣服,你留一件,常看看引以为戒,你当理解我的一片苦心。”

杨勇听得父皇的警示之后,收敛了一阵子。一段时间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杨坚很恼火。冬至节的时候,百官都到太子府上朝贺,一时,十分热闹,隋文帝知道后,问朝臣说:“近日风闻冬至日内外百官去朝贺东宫,这是什么礼呢?”

#p#副标题#e#

太常少卿回答说:“对东宫,应是贺,不能说朝。”

隋文帝说:“贺最多也就是十几个人而已,随来随去,为什么有人专门征召,一下子百官齐集,太子穿着法服招待大臣,这可以吗?”

愤愤不已的隋文帝于是下诏不准朝贺东宫。

从此,杨勇的恩宠越来越少,隋文帝对他的行为有了防范之心。

杨广见状,更加矫饰自己,伪装成贤良王子的样子,穿很旧的衣服,对待他人也很有礼貌。杨坚见了后,对他称赞不已。

杨广知道,父亲是一个惧内的人,母亲有很大的决策权,杨广不但想办法讨好父亲,也想办法讨好母亲,让母亲在父亲的面前吹枕头风,从而达到易储的目的。

杨广的母亲独狐皇后贤能聪慧,她有两大特点:一是崇尚节俭,反对奢侈;二是忌恨男人纳妾。

杨广实质上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声色犬马,纳妾狎妓,无所不为。被封晋王后,他更是金屋藏娇,姬妾满堂,常常歌舞淫乐,彻夜通宵。但他深知,这些事都是父亲和独狐皇后所不能容忍的。为了取得父母的信任,他像变色龙似的把自己伪装得完美无缺。每逢文帝、皇后到扬州来看他,他都事先做了认真的乔装改扮,把所有的美妾、娇姬都深藏于密室,留下几个又老又丑的在自己身边侍候;撤去华丽的帏帐,换上廉价的素缣;弄断琴瑟,砸烂乐器,使其落满厚厚的灰尘;更有甚者,他还亲手掐死庶出子女,以示自己只和正妻生儿育女。他处处假戏真做,显示自己以父母为榜样,节俭持家,不近声色。这一招还真管用,独孤皇后被他蒙在了鼓里,一个劲儿地夸赞杨广是“仁孝”之子。

与杨广不同,太子杨勇,为人耿直忠诚,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生活不检点,而且毫不掩饰。杨勇的行为逐渐引起独狐皇后的反感,特别是元妃的死更令独狐皇后气愤。元妃是独狐皇后亲自为杨勇选娶的妻子,但杨勇宠爱美姬娇妾,唯独不爱这位元妃。元妃不久病死,独狐皇后怀疑是被毒死,从此便十分憎恶杨勇,还暗中派人打探,寻找杨勇过错。

公元590年,杨广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临走前,入朝觐见皇后,说了一番掏心的话后,杨广伏地痛哭,独孤皇后见状,也不免潸然泪下。杨广说:“臣镇守江都,将要告别母后,臣心中时刻思恋母后,今日一别,不知何时相见,心中甚感凄凉。”

说到这里后,杨广哽咽流涕,独狐皇后心被他说得软了,不禁动了情,说:“我的儿,你到远方,我又年老,今日告别,真是不知何时相见。”

独孤皇后也老泪纵横,母子相对抽泣,杨广见火候已到,禁不住在母后面前烧了一把杨勇的火,说:“臣虽然愚笨,但还会常念手足之情,不知什么原因,招致了东宫的怨恨,以致对我常怀盛怒,欲加害于我,想置臣于死地,因此我整日提心吊胆,不知死于何时。”

独孤皇后听了杨广的话之后,气涌心田,愤然道:“东宫也太不像话了。我为他娶的元家女,指望他继承大业,竟不好好做夫妻,专宠云氏。元妃本无病痛,忽然暴亡,肯定是有人将她毒死了,这件事情我没有追查就算了,他为什么又要在你身上打主意?我在的时候都这样做,我死了,那就更加不得了了。如果你的父皇去世之后,他命你等兄弟向那个小妖精下跪问安,这是何等耻辱!”

杨广呜咽不能止,一句话不说,但是心里却是高兴异常。从此以后,独孤皇后打定主意,要废杨勇,立杨广当太子。

谋权之策:拉拢权臣,编织天罗地网

壮大自己的实力,削弱对手的势力,是与对手对峙较量时的总原则,达到这个目的的基本手段有两个,一是拉,二是打。杨广样样精通,游刃有余。

杨广摸清了母后的心思,立即返回扬州。回扬州后,他召集心腹宇文述和张衡,进一步密谋夺太子之位的计策。杨广问宇文述有何高见,宇文述说:“皇太子失爱已久,天下人也不知他有什么好品德,大王仁孝著称,才能盖世,数次统兵,建立大功;皇上皇后,宠爱无比,老百姓已寄希望于大王。但是,废立是国家大事,处在父子骨肉之间,是不容易得逞的。今能改变皇上主意的,只有杨素一人,而能与杨素计谋的只有其弟杨约。我与杨约很熟识,请朝京师,与杨约相见,共谋此事。”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收买当时权倾朝野、官拜左相的杨素。他们认为废立太子直接关系皇位的继承人,是国家的大事,即便皇帝有意,也要经过朝臣议事,只要大丞相杨素支持,事情就好办多了。

商议完后,杨广拿出很多钱资助宇文述打通关节。

#p#副标题#e#

杨约这时任大理少卿,杨素凡是干什么事,都要先与杨约商量,宇文述请杨约喝酒,老朋友相见,自然是开怀畅饮,喝完酒之后,两人又摆开赌局,以助酒兴。宇文述自称手气不佳,每盘都输,所带的钱大部分都输给了杨约,杨约赢了之后,向宇文述致谢,宇文述见状,对杨约说:“你不用谢我,这是晋王的赏赐,让我与君痛痛快快地赌一场。”

杨约听后大惊,问:“这是为何?”

宇文述就将杨广的意思告诉了杨约,并劝说道:“守正履道,固然是人臣应守的原则;应时权变,也是聪明人的鉴识。自古贤人君子,莫不顺势而为,以避祸患,你们两兄弟,功高盖世,掌握大权,朝臣中忌恨杨家的不计其数。此外,诸王以自己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对权臣恨得咬牙切齿。目前,杨家得皇上恩宠,没有人敢动你们,但是一旦皇上龙驭归天,杨家以什么来庇护自己?现在皇太子失爱于皇后,皇上也早有废黜之心,这些你也知道,现在如立晋王为太子,不过是贤兄口中的一句话,如能在此事上立功,杨家的富贵永盛不衰。”

杨约认为言之有理,答应去说服杨素。宇文述走后,杨约马上去见杨素。杨约陈明利害关系后,杨素又深表赞同。

杨约又趁机说:“今独孤皇后的话,皇上无不听,宜寻找机会,利用独孤皇后搞掉太子,这样就可长保荣禄,传祚子孙,兄如迟疑,一旦有变,令太子掌权,灾祸就不远了。”

杨素认为很有道理,心想,现在杨广兵权在握,文帝又日渐宠信;而太子杨勇虽忠直但无兵权,且逐渐失爱于文帝与皇后,自己何不顺水推舟,乘机捞好处呢?他听完兄弟杨约的劝告,不仅满口答应,并且表示立即行动,尽力效劳。

没过几天,杨素便乘入宫侍宴之机,对独孤皇后说:“晋王孝悌恭俭,很像文帝。”

皇后听后,也发出一句感叹,说:“对呀,此儿很孝顺,每次听到他父皇与我派内使到他那里,必到城外迎接,说到与父母的分别,总是伤心流泪。他又十分怜爱新妇,我派婢女去,见他常与新妇同寝共食,哪像杨勇那个畜生,终日与那个阿云对坐,饮酒作乐,溺爱小人,仇恨兄弟骨肉,我真害怕阿麽被他害了。”杨素又乘机诽谤太子种种不肖之举,皇后听了,更加坚定了她的废立之愿,并让杨素劝文帝行废立之事。

紧接着,杨素便在朝官中大肆活动,到处宣扬杨广,诋毁杨勇,并唆使一批身边奸佞党徒,向文帝面奏废立之事。真所谓天怒人怨,闹腾得满城风雨,杨勇的太子地位危在旦夕。

杨广收买杨素之后,又施展“离间计”,收买了杨勇的幸臣姬威。姬威是个奸佞之徒,尽管他很受太子的宠信,但看到杨勇失宠,杨广得势,便一头投入杨广的怀抱,卖主求荣,当了杨广的忠实走狗和密探。他把杨勇的一举一动都密告给杨广和杨素,为杨广篡夺太子之位立了大功。

这时,朝中还有高颖站在杨勇一边。随文帝曾对高颖说:“有神告晋王妃,说晋王以后会得到天下,卿的意见如何?”

高颖听后,说:“长幼有序,怎么能随便废长立幼呢?”

杨广听说之后很恼火,独孤皇后听到后也很恼火,下决心要除掉高颖。独孤皇后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决心,皆因在此之前还与高颖有一段恩怨。

独孤皇后精明能干,但是生性忌妒,不许杨坚亲近宫女,尤其是不许他宠爱宫女。公元593年,隋文帝建仁寿宫,由于天下太平,隋文帝有闲暇的时候,就到仁寿宫休养,且每次都与独孤皇后同行。一天,独孤皇后身体不好,在宫调养,隋文帝便自往仁寿宫,没有了独孤皇后的管束,隋文帝的心情格外的好,四处转悠,在苑中,他遇到了一个执役宫女,此宫女长得亭亭玉立,肌肤似雪,俏丽异常。隋文帝心有所动,即命此女陪同一起游览宫内景致。

当晚,隋文帝邀尉迟女共饮,酒过三巡,尉迟女脸上飞红,越发动人,隋文帝于是放开心情,痛饮美酒。入夜,他乘着酒兴,与尉迟女云雨了一夜。完后,隋文帝觉得非常舒服,又与她缠绵了数日,才打马回宫,处理政事。

独孤皇后躺在病床上,见隋文帝数日不回,心里起疑,于是派遣内侍打听,才知宠幸尉迟女一事,恨得咬牙切齿。他趁隋文帝在临朝听政的时候,带着宫监侍女,来到仁寿宫,抓来尉迟女,打了个稀巴烂。隋文帝临朝听政完后,听到独孤皇后去了仁寿宫,心知不好,马上骑马赶往仁寿宫,见独孤皇后仍然怒气冲冲地站在宫室里,地上的尉迟女已血肉模糊,早就没有了气。隋文帝大叫一声,转身出门,扬鞭而去。这一下,独孤皇后着了慌,连忙追出去,见杨坚骑马驰向野外,更加心惊,急忙命内侍召高颖、杨素去追杨坚。两人得令后驰马而去,追了数十里,才找到杨坚。两人翻身下马,跑至隋文帝马前,跪地进谏道:“皇上有何急事,竟这样轻身外出,难道就不顾国家社稷吗?”

隋文帝痛苦地说:“说来也羞人,自古帝王,哪个没有三宫六院,朕喜欢一个宫女,却被独孤打死,朕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想那田舍翁,多收几斗米,就想易妻,家有千金的人,就想纳妾。朕贵为天子,反而不得自由,不如出走山野,隐居山林,倒也无忧无虑。”

高颖连忙劝说道:“陛下,你戎马半生,好不容易才得天下,岂能为妇女之事,轻弃天下,独孤有错,回宫理论不迟。”

#p#副标题#e#

公元604年2月,隋文帝准备移居仁寿宫,想休养一段时间。术士章仇能占卜,他苦苦劝谏隋文帝不要去仁寿宫,隋文帝不听,章仇于是豁出去,对隋文帝说:“你去了之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隋文帝大怒,将他抓起来,打入长安监狱,准备回来再斩首。隋文帝到仁寿宫,一切国事,交付杨广处理。隋文帝虽卸去政务,专事休养,但有两贵人在身边,夜夜寻欢。5月,隋文帝一病卧床不起。

皇上病重,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来探望,隋文帝感觉自己可能过不了这个坎了,又召杨广入居大宝殿。杨广来到隋文帝病榻前问候,见隋文帝面色憔悴,正在含含糊糊地对侍者说:“如果皇后在,我不至于得此重疾。”

杨广见父皇神志混乱,心中暗喜,但是表面上装出很伤心的样子,询问病情,好言安慰。杨广知隋文帝将死,须预先做好登位准备,但眼下应怎样做,杨广心里没底,就亲自写书信,封好后命人带给杨素,杨素接信后,将应对计策逐条写好,送报杨广。

殊不知,宫人误将书信送至隋文帝御榻前,隋文帝拆书看后,才知杨广、杨素心怀不轨,心中痛苦万分。隋文帝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念及陈、蔡两贵人日夜服侍病体,就传谕出去,加号陈氏为宣华夫人,蔡氏为容华夫人。

杨广见宣华夫人貌美如仙,也很喜欢,一日,见宣华夫人换衣服,便起淫心,欲行不轨。宣华夫人拼命反抗,才得以脱身,跑到隋文帝的床前,隋文帝见夫人衣衫不整,头发散乱,忙追问原因。宣华夫人哭着说:“太子无礼。”

杨坚听后气得几乎昏死过去,杨广竟然在他宫殿里调戏后妃,他用手捶着床连声说:“畜生怎么可以担当大事!独孤误我也!”

立即命人召柳述、元岩,两人奉召进来,隋文帝喘息着说:“快召我儿!”

两人就要出去召杨广,隋文帝挥手制止,说:“召杨勇!”

柳述、元岩遵命拟好敕书后,正准备出去宣召杨勇,这时外面冲进许多,将两人抓起来,太子左卫率宇文述进来,宣读隋文帝诏书,说他两人侍疾谋变,欲害东宫。两人正要申辩,即被堵嘴蒙面,秘密关押。

原来杨广调戏宣华夫人不成,知道真相暴露,隋文帝必不相容,急忙与杨素商量对策。杨素听后惊呼:“完了!”

杨广大惊失色,说:“什么完了?你要救我呀。”

杨素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的样子,杨广急得跪下来:“你得想办法呀,什么办法都行,事成之后,永世报恩。”

杨素这才狠毒地说:“杀父!”

杨广马上召集东宫卫士,密令自己的心腹张衡入寝殿侍疾,一有机会就将隋文帝杀死。

张衡得令后,进入隋文帝寝殿,见宣华、容华两夫人在照看隋文帝,就命两人及其他侍女退到别的地方去,两个妇人执拗不过,只好起身离去。这时杨广已挑选骁勇的宫奴三十人,换上妇人衣服,衣服里面藏木棒,立在大宝殿门巷之间,替代那些侍女,乍一看去,大宝殿内侍女与往日无异。

张衡见宫殿内外都已是自己人,隋文帝在床上奄奄一息,就带了几个人快步上前,先扼住隋文帝要害处,猛一用力,隋文帝大叫一声,昏死过去,然后,几个人抓住他的四肢,猛一用力,隋文帝哼都没有哼一声,顷刻死去。

这一天是公元604年7月20日。据说当时宫殿的上空乌云密布,雷电滚滚。

张衡将隋文帝置于死地之后,出外禀报杨广,声称隋文帝驾崩。杨广、杨素等人进殿核查,见隋文帝果然已死。杨广不准任何人入殿,又令杨素写遗诏,安排即位事宜。

虽然杨广封锁消息,但杨广弑父的消息还是传入宣华夫人耳中,又听说东宫吏卒控制了仁寿宫,她想起揭发太子无礼一事,太子必定报复,所以吓得六神无主,如坐针毡。快到黄昏的时候,有一个内史送来一个小金盒,说太子送给宣华夫人的。宣华夫人见小金盒,以为盒中是赐死的毒品,吓得脸色苍白,不敢接手。内史再三催促,宣华夫人才接过盒子,见小金盒外封有红纸。宣华夫人颤抖着手,慢慢打开金盒,见盒中放着几个彩线制成的同心结,不觉松了一口气,旁边宫人见了,一下子高兴起来,说:“我们得以免死!”

宣华夫人的脸上飞红,自觉不好意思,坐下不说话,不肯致谢。旁边宫人七嘴八舌,劝个不停,宣华夫人这才收下同心结,拜谢使者。

#p#副标题#e#

内史走后,宣华夫人心中思绪万千,她想自己刚拒绝了太子的非礼行为,不想太子竟不计较,派人送来这同心结,表达倾慕之情,自己不得已收下,那就表示接受了太子的心意。但是自己毕竟是隋文帝的后妃,是太子的后母,这以后又如何是好呢?

宣华夫人在想的时候,杨广接内使回报,说宣华夫人已收下了同心结,杨广咧嘴一笑,心中很喜悦。想想大局已定,没有什么事,何不找宣华夫人及时行乐?当晚,明月高悬,杨广带人来到宣华夫人殿中,左右传呼太子到来,知趣地退下。杨广见灯光下宣华夫人盛装出迎,欲说还休,一副羞答答的样子,比白天时更加动人。杨广嬉皮笑脸地上前说:“我倾心夫人已久,白日表明心迹,有失体统,今承夫人回心转意,收我证物,所以今晚特来践约,望夫人不要再推却。”

宣华夫人听罢,黛眉深锁,低头不语。杨广伸出手握住宣华夫人的手,宣华夫人忙缩回手,轻声说道:“妾承先皇恩宠,以身相事,今先皇驾崩,妾理应守孝,方不违礼。还望殿下可怜贱妾,别让我贻笑天人!”

杨广怒气冲冲地说:“我想干的事,就一定要干成,希望夫人勿一错再错,空负良宵。明日开始,我就是天下之主,谁敢说三道四!”

说完,杨广抱起宣华夫人,走进寝宫。

宣华夫人也是个见风使舵的人,见新主继位,着意与杨广欢娱。

天亮后,杨广急忙起床,来到朝堂,穿起天子的衣服,接受百官朝贺,杨素拿出伪造的隋文帝遗诏,命人当众宣读。群臣闻诏,不辨真假,高呼万岁。

经十余年的苦心经营,杨广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皇帝位。史称“隋炀帝”。

不过,乐极生悲,正在君臣欢庆一堂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极为扫兴的事情。突然有人大哭起来。杨广放眼一看,原来是忠孝王伍殿章。杨广开始以为他哭先帝,便安慰了几句。不料伍殿章拿着哭丧棒指着杨广,大骂杨广弑父、淫母、鸩兄,是盗国害民的乱臣贼子,衣冠禽兽。

杨广才登基,想图个吉利,也不便发作,为了显示自己的肚量,遂心平气和地要伍殿章提供证据。伍殿章说:“杀父,只要百官瞻仰遗容,就可分辨真假;鸩兄,开棺验尸即晓真相;淫母,让宣华夫人上殿,一问便知。”

杨广说:“先父亦已入棺,开棺验尸,是犯罪行为。在大殿上审问宣华夫人,有损国威。”

伍殿章说这是杨广的推托之辞,便拿着哭丧棒说:“今天我要为先王好好管教管教你这昏君。”

这时奸臣宇文述出来阻拦,说伍殿章有意栽赃,反叛朝廷。伍殿章举起哭丧棒把宇文述砸得头破血流。杨广这时凶相毕露,怒声喝令,将伍殿章捆绑起来,敲牙割舌,押下殿去,并抄斩伍殿章全家。

杨广当上皇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处死自己的死对头杨勇。杨广矫隋文帝之诏,赐杨勇死。杨约带人到长安,当场勒死杨勇。杨广听说杨约已杀死杨勇,高兴地对杨素说:“令弟是一个能担大任的人,干得干净利落,我从此高枕无忧了。”

随后,杨广又命人削去柳述、元岩的官职,将他们两人贬为平民,让柳述到广东龙川,元岩到广东南海。这两个地方都是岭南偏僻之地。其中,兰陵公主与柳述还是夫妻,杨广令兰陵公主与柳述断绝关系,重新改嫁。公主誓死不肯,并不愿再见杨广,还要求与柳述一同迁往龙川,杨广听后大怒,坚决不准,并派人看住她,不久公主忧愤而死。

收拾好身边的事后,杨广马上着手解决最后一个心结。

隋文帝最小的儿子杨谅任并州总管,是一个颇有才华的人,他统辖太行山以东,东至沧海,南到黄河的大片地区,共有五十二州之地,隋文帝很宠爱这个小儿子,特许他可以见机行事,不拘律令。并州系天下精兵所在之地,杨谅见杨勇被废,杨秀又获罪,料想自己也是杨广以后的打击对象,心中更加不安,所以暗中准备反叛。

杨广与杨勇争太子位的时候,杨谅对隋文帝说:“突厥正强大,宜修饬武备。”

隋文帝对他的建议很支持,杨谅于是大发工役,制造武器,又招集亡命之徒,他的属区里有士兵数万人。除此之外,他还招了一批有奇谋的军师。

隋文帝曾命令杨谅与突厥人开战,但打了败仗,手下将领八十多人因此被免职,发配岭南。杨谅以这些人是手下旧将,奏请留并州,隋文帝发怒说:“你身为藩王,应该服从朝廷命令,为什么私论旧臣,破坏国家的大法呢!你听着,一旦我死去,你想妄动,马上就会有人来征讨你,你任用心腹也无济于事!”

杨广在派杨约杀死杨勇的同时,又派车骑将军屈突通带隋文帝玺书,召杨谅赴长安。杨谅一看玺书就起疑。原来,隋文帝任命杨谅出镇并州时,与杨谅有密约:“如果有玺书召你,‘敕’字另加一点,又与玉麟相符,你才能放心前来。”

杨谅看这封玺书,“敕”书上没有一点,情知有变,就追问屈突通。屈突通很老练,从容不迫地回答杨谅的问话,始终没有说实话,杨谅只好放他回去。

屈突通一走,杨谅马上兴兵发难。杨广闻知,派杨素出征讨伐,年轻的杨谅不是杨素的对手,很快就失败了。被活捉送到长安之后,群臣奏汉王杨谅谋反,罪大恶极,当置之于死地。杨广却不允许大臣如此上奏,他觉得这样反而会落下诛杀亲弟兄的恶名,不如换一种方式置杨谅于死地。于是将杨谅囚禁起来,折磨他,叫他生不如死。杨谅回来后,形同囚犯,不久就忧郁而死。

杨谅一死,就再也没有其他人威胁帝位了,于是,杨广安心地做起了隋炀帝。

【编后闲话】

人们习惯把杨广看成是一个流氓,看成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看成是一个无能的亡国之君。但是,看看他夺取皇位的过程,不能不佩服他的心机之深,不能不佩服他玩弄权术的技艺之高,不能不佩服他的手段之辣。当然,这佩服没有褒奖的意思。

杨广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好皇帝,如果他知道收敛的话,如果他知道体恤民情的话。但是他没有,上台后大兴土木,挥霍民脂民膏。

杨广的失败不在于他的权术,而在于他的权道,他是一个有术无道的人,正因为道的缺乏让他为所欲为,在术的运用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权力的本质是百姓赋予的,是为造福百姓的。违背了这条道,再好的权术也是死路一条。

杨广的行为教训了一个人,那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在总结隋亡的教训后,总结出一个道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水指的是百姓,舟指的是皇帝,即权术的运作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真实的萧燕燕:成为契丹太后还与旧情人同居

下一篇:康熙皇帝另一面:火烧公主强占姑母药迷太子?





相关内容

古代文人逛青楼:重在调情 不在发生男女关系

那叫“狎妓”,重点放在调情上…

2017-02-11
古代文人逛青楼:重在调情 不在发生男女关系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为何政事清明

文宣帝又能把政事委托给杨愔,…

2013-04-06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为何政事清明
北齐胡太后:与弄臣和士开淫乱后宫 任情欢乐

和士开出入宫禁,与胡太后任情…

2013-04-06
北齐胡太后:与弄臣和士开淫乱后宫 任情欢乐
小乔与周瑜情投意合?曾是周瑜战俘被剥夺自由

事实上小乔只是周瑜的一个女战…

2013-03-19
小乔与周瑜情投意合?曾是周瑜战俘被剥夺自由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他的进谏方式与众不同,乍看起…

2013-03-19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