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的特点形态
- 作者: 翔子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88
时间: 2013-03-22 10:51:36

形态
荷花为多年水生植物。根茎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习性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阴,在半阴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
分藕繁殖
在园林应用中,多采用分藕繁殖,因它可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且可当年观花。如要培育新品种,须先进行授粉,然后播种杂交种子。采用播种繁殖的当年半数不能开花。播种用新莲子或陈莲子均可。莲子无体眠期,随采随播也能萌发。播种适温为17~24℃,长江流域一带以4月中、下旬至5月为适期;北方宜迟。
由于莲壳像个密封仓,组织紧密坚硬,必须 经过“破头”处理(即将莲子凹进的一端破一小口,露出种皮),然后投入盛有清水的器皿中浸泡3~5日,水深以浸入莲子为度,每天换水1次。当漫种的莲于长出两三片幼叶时,便可在备有沃泥的无孔小花盆内播种。播种时,将莲子卧放盆边,每盆l粒,徐徐按下,让莲背平泥面。当莲苗立叶挺出水面,便连泥脱盆移植于填有稀泥的较大盆中,注意勿让盆泥散落,也勿折损叶柄。池塘播种也要”破头”浸种,然后撤插在水深10~15厘米的池塘湖泥中。1周后可萌发新根撤叶,1月后浮叶出水。
若植于池塘,一般采用整技主藕作种。缸、盆裁时,主藕、于藕、孙藕均可用。 不论是塘桓还是缸、盆栽植,各类种藕都要具有完整无损的苫芽(顶端生长点),否则种后当年不易开花。清明前后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至15℃以上时,是分藕繁殖佳期。在池塘栽植时,先将池水放干,池泥翻整耙平,施足底肥,然后栽愿。栽时左手托起藕身,右手握住藕的顶端一节,并用中指保护苫芽,指向池心,将苫芽朝上,成20~30度角斜插入泥,并让尾节翘露泥面,一两日放 水20~30厘米。缸(盆)栽荷,其操作方法基本同塘植,只是将种藕靠近缸(盆)壁徐徐插入泥中。
场地选择
缸栽荷花的场地应选在避风的全光照处。家庭盆养要置于阳台上或院子里。实践证明,在日照不足5小时的场所培养荷花,往往只长叶,难开花。分栽初期无论塘植、缸栽,水不宜多,因浅水可提高土温,对莲苗早期生长有利。随着浮叶、立叶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但池塘最深处的水位不得超过1.5米。缸植者,夏季应1~2日加水1次,碗栽小种则应每日浇水。浇灌荷花的水,若属地下水,须先引水缸中,经过日晒提高水温后再用。秋末冬初,荷花已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不必经常浇水,缸盆内只须保持浅水即可。在北方,则应移入室内过冬。湖塘植莲,若塘泥肥沃,一般不施追肥;缸、盆栽者,如果基肥充足,也不必追肥;尤其是碗莲,肥多易腐,值得注意。在生长季节,发现荷叶黄痪,又无病斑,应追肥促壮。市场上出售的各种速效氮素片肥,均可施用。若用农家肥,应充分腐熟,掌握薄肥轻施原则,并切勿污染叶片。池塘内常有革命草、稗革等杂草,对荷花生长有影响。尤其是革命草,蔓延开来,荷花无力抗衡,有被“吃掉”的危险,故应及时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