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领着童心奇思妙想
- 编辑: 秩名
- 来源: 网络
- 点击: 39985
时间: 2011-05-25 10:05:27
“六一”儿童节,看电影《达·芬奇密码》,是许多孩子最重要的节目。“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领着童心一路奔跑奇思妙想。一些美术专有名词,由此几乎成为路人皆知的通俗用语。看看电影院、街头对于这本书籍以及电影的大量宣传海报可以知道,《达·芬奇密码》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达·芬奇绘画以及文艺复兴艺术的那种深入人心,可能远远超过几十次的绘画欣赏课,或者是几十个文艺复兴题材的美术展览。这样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使得我们不得不惊叹当代文化的传播与教益力量。
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艺术欣赏眼光,是社会进步与个体素质提高的重要证明。有一般文化修养的人,对于达·芬奇这个名字,不一定熟悉却未必陌生。《达·芬奇密码》一书畅销和同名电影的热播,无疑把达芬·奇和他的绘画推到了人们眼前。也让我们思考当代文化与少儿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来说,“达·芬奇”这一奇怪名字的最早记忆,也是最深刻的记忆,是小学课本中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虽然在之后美术学院的学习过程中,无数遍地再次接触到他以及他的艺术。可以想象,应该有大量的孩子在这一轮的《达·芬奇密码》热潮中,第一次亲密接触了达·芬奇和他的绘画艺术,甚至是整个文艺复兴艺术。并且,这或许可能是他们一生中对于达·芬奇,对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最深刻记忆。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模式存在着重视知识的传承的特点。中国目前的儿童美术教育,更多地局限于书本上美术史性质的流水账式的介绍。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艺术大师及其作品,更不用说他们背后的文化。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样的机会,即使在成年人当中,又有多少人会认真地去解读达·芬奇或者是文艺复兴呢?那些家长们在陪同着孩子观看《达·芬奇密码》的时候,给予孩子的,能够是什么样的启发和影响呢?
当下众多的青少年、儿童美术培训班所训练出来的、千篇一律的少年儿童的素描、色彩等绘画作品,无法不让人痛心疾首。少年儿童美术教育在当下,绝对不是一个纯粹技术性的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大的社会文化艺术环境对于儿童审美观、艺术视野的影响,可能甚于学校课堂。对文化的认知是儿童构建文化认同感的基础。没有儿童阶段就开始形成的基本文化认知,就无法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以具备鉴别他国文化的能力和智力,也就没有形成多元文化视点的可能。所以,当代文化对于儿童艺术素质的教育是广义的。它是集欣赏、审美、技能提高为一体的,其意义并不局限于美术本身,而是综合的素质与修养。一些儿童美术教育参与者、研究者认为: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困扰往往不是来自于内部,而是来自于外部,表现在社会环境与教育目标的脱节上。正是这种脱节,使得孩子无所适从。
可喜的是,2002年以来,广州、北京、上海、济南、杭州等地,借助于“毕加索绘画展”、“亨利摩尔雕塑展”、“淳化阁帖书法展”等大型的艺术展事活动,举办了“大师画·我也画”、“向摩尔学习”、“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系列书法比赛”等种种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儿童的美术参与和创作热情。据报道,几乎在每一个举办城市,都有成千上万的孩子来参与这样的活动。并且,在孩子的画面上所呈现出来的、对艺术惊人的理解力,令许多专业人士吃惊。这说明我们的孩子不是缺乏艺术细胞和探究能力,只是缺乏适合的引导和机遇。这曾启发了关于素质教育的许多思考。
当代社会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光是办一两次儿童画展,搞一两个培训班是不够的。它需要探索新的模式,营造一个新的审美教育环境。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在社会上产生多少艺术大师或艺术精英,相反,很多人在成年之后可能不一定从事美术工作,但与艺术接触可能会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经历。当代文化所蕴涵的美术教育,目的在于给人提供一条进入艺术世界的道路,在典雅优美的艺术氛围中,以独特的教育方式,使人在宽松的环境中接受艺术潜移默化的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