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鞭炮的意义

  • 编辑: 未知
  • 来源: 未知
  • 点击: 4162

时间: 2014-02-08 20:21:56

 

    春节的传统习俗放鞭炮,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赋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
    红红火火过春节,热热闹闹团圆饭,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民俗习惯,偏的不说,就拿放鞭炮、舞狮子、耍龙灯等等的一切风俗,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也都不同程度的赋予了新的内容。
    中国人有在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鞭炮也叫爆竹,爆竹声中除旧岁。除夕夜里人们用爆竹声辞旧岁迎新春,大年初一人们一开门便燃放爆竹,叫做“开门爆竹”。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鞭炮,它是中国特产,在外国是没有的。从古至今,由于人们不断加工、改进,爆竹的品种、样式越来越多,色彩也跳出了单一的火红色。除了传统的百子鞭炮、单响、双响的花炮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花炮,并取了一个个文雅、富于诗意的名称。如:“金菊吐艳”、“飞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红梅”、“金猴腾空”等等,还有百头、千头、万头,甚至长达十万头的巨型鞭炮,真是应有尽有,五花八门。古时没有火药和纸张制成的鞭炮,人们用火烧竹子,竹子发出的噼噼啪啪的爆裂声可以吓跑鬼祟,古人以此避不详取吉利,现在的爆竹更多的是喜庆娱乐的活动。而且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婚庆嫁娶、重大典礼,以至建房、开张,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表示喜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春节放鞭炮的意义,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春节习俗放鞭炮的由来

下一篇:《寒食上冢》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

《寒食上冢》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

2014-04-04
《寒食上冢》
《苏堤清明即事》

写出了作者悲伤伤心的心情,这…

2014-04-04
《苏堤清明即事》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自古清明是亲近自然游山玩水的…

2014-04-04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清明夜》

创作背景踏青。又叫探春、寻春…

2014-04-04
《清明夜》
《途中寒食》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

2014-04-04
《途中寒食》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