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能力备战方案——上小学的必要条件

  • 作者: 多啦A梦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115

时间: 2011-06-21 15:06:38


 

 在很多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都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比如,上课时,不管是同学讲还是老师讲,小朋友都要插嘴;有时候正上着课,突然有同学站起来,要去上厕所,甚至还有的小朋友扒下裤子对着墙角就撒尿;有的小朋友不管做什么事都慢慢吞吞或者丢三落四,常让老师们哭笑不得。千山路小学的李青老师告诉记者,不少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这对开学后的学习生活很不利。有很多的孩子在入学几年以后,还是要家长到学校送各种落在家里的学习用品。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孩子们还处于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习惯,没有适应学校的生活。大连教育学院成功者学习中心张学雷主任认为,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具备上学最基本的能力,像独立穿衣服、吃饭、保护自己等。有一些事情看上去很简单,在幼儿园和家里都能够完成,但是在学校里却未必能够做得非常好。因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一般都会提供很多帮助,但是小学老师通常不会,这就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这些生活能力的培养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家长越早动手做越好,以免让这些事情影响了孩子对学校和学习的兴趣。

  家长心态应该改变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孩子,其实家长同样需要在心态乃至生活上进行调整。张学雷主任认为,进入学校虽然不等于进入社会,但学校与家庭、与幼儿园毕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学校是社会化的。孩子进入学校之后,老师不会再以个体化的孩子为中心,老师关注的是一个整体,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孩子受“委屈”的情况。有的家长难以适应自己的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不断对老师进行埋怨。这样做是不对的,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那么,孩子出现了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张学雷主任表示这未必是坏事。他建议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应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习独立面对,而不是过多的保护和干涉。只有孩子自己尝试后才能进步,从而更快地适应新环境甚至适应社会,过多的保护和干涉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意识。父母可以尝试在可掌控范围内大胆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和发现,独立选择和处理日常问题,帮助孩子更快地成长起来。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多啦A梦,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生活技能备战方案——“入学前的学习自理能力培养”

下一篇:安全意识备战方案——入学前的安全教育不可少





相关内容

雪花是怎么形成的?

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

2019-12-31
雪花是怎么形成的?
园长分享:冬季幼儿园小贴士

进入冬季后,气温明显下降,昼…

2016-11-10
园长分享:冬季幼儿园小贴士
为什么圣诞节要准备圣诞袜?

相传圣诞老人是小亚细亚米拉城…

2015-12-18
为什么圣诞节要准备圣诞袜?
圣诞老人

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尼古拉斯…

2015-12-18
圣诞老人
是谁创造了圣诞老人?

传说来自于古 希腊,这一点是…

2015-12-18
是谁创造了圣诞老人?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