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年画的工艺制作
- 作者: 佚名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155
时间: 2014-04-30 10:05:27
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通常有以下六个步骤。但是,各地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例,一般就没有开脸这道工序;四川绵竹只印墨线,彩色部分全以手工描绘而成;山西临汾、陕西凤翔全用套色版印,不用画工;福建漳州将套色版印在彩色纸上,不用墨线版;云南大理、丽江则将墨线版印于彩色纸上,不涂颜色。此外,还有一种漏版套色工艺,即在油纸上雕镂应套印色彩的部分,在印刷时将色彩涂刷在雕镂的漏版上,印成彩色,最后以墨线版印出轮廓,这一工艺尚在贵州、河南开封地区沿用。

1.起稿:师绘制线描画稿;首先选好题材、确定内容,然后由画师构思起稿。拿出初稿后由画店反复审稿、画师反复修改才能定稿。由画师再勾线制稿,最后交出一张墨线稿、一张色彩稿和几张分色稿,以供刻板。画稿的艺术水平高下将直接关系到年画的质量,画稿能否受到人们欢迎将关系到年画生产的销路,因此画店对画师创作的画稿极为重视。往往需要几易其稿才能定夺,甚至有时高酬延请绘画名家制作画稿。
2.刻版:好采用木质细腻而坚韧又不易磨损翘裂的黄杨木,也可以用梨、枣等木板。木版片的厚度以二寸左右为宜,以防走样和伸缩变形。刻版是一种精巧的专门技艺,主要由刻版师来完成。第一步是刻版师将画稿反贴于木版上,然后用手工依样刻出线条式的套版,刻版要求要保持原作的精神气韵、不能走样,否则会影响年画的艺术效果。刻版师根据画稿先用拳刀刻画出点、线、块,然后用弯凿、扁凿、剔空、针凿、韭菜边、扦凿等工具灵活采用发、衬、挑、复、剔等刀法,刻出婉转流畅的线条,才能传达图稿的笔意。
3.印刷:印版印制出版样,然后根据画面色彩,制作套色印刷的木版。
4.配色:年画使用的使用的墨汁均为艺人自己调制,应选用上等的烟煤(或墨灰)与面浆一起调匀,发酵沉淀至少一个月后才能使用。这样的墨色才能清晰均匀、饱和适度。印刷用色最早采用国画颜料,如胭脂、藤黄、花青、石绿等,色调典雅饱和,但国画颜料成本较为昂贵。为了适应一般民众的购买力,民间印制年画常就地取材,自制颜料。,先印墨线版,后印套色版。
5.印刷:大都是用色版套印,一版一色,一般要套印五、六次才能把一幅年画印好。套印最讲究的是套版准确而不偏移,印出来的作品才能与原作保持一致。因此,在套印过程中,印工采用“模版”技法,使墨线版和套色版准确无误。在套印的次序上,一般先印墨线版,然后逐次换上各色色版,一一套印。配色的浓淡程度要求是“四重两轻”,即红、绿、黄、紫要重,桃红、墨色则宜淡,这样印出来的年画,既色彩鲜明,又协调匀称。套色印刷时,要求颜色均匀平刷,轻重得当,画面色彩的变化,可用“环色”,即两种套色重叠造成的复色来造就其画面丰富的色彩韵味。
6.开脸,即画眼、描眉、点唇、敷粉等。
制作木版年画的工具材料
1.刀具材料:刻线用的刀具刀头形如月牙,拳握木柄刻制,所以称为拳刀。木版年画的一切点线面都是用一把拳刀刻出来的,除拳刀外还有辅助工具:弯凿、扁凿、大剔空、小剔空等。
2.方形榔头:一般是月檀木制成。
3..棕刷:棕帚是选用旧棕片和新棕片混合扎成的,好的棕刷要饱满、圆滑,富有弹性。使用时先在颜料盆内蘸色,落版时用力较重,便于泼开颜色,敷满版面。接着提起棕刷轻云快速的旋转刷满版面。然后牵纸上版,用擦子擦印。
4.棕擦:擦子以新制为好,棕面滑润,使用是轻快流利轻快。在擦子感到涩滞时,可在棕面上擦点蜡,以求滑润,牵纸上版,用擦子刷印,先右再左,再由中央向四周施展定位,然后用力擦出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