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的中国画教学

  • 编辑: 网络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21778

时间: 2014-05-12 16:21:20

    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中国画卷中拉开帷幕,举世瞩目,盛况空前,其导演张艺谋把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化展示给全世界的人,首先想到了中国水墨画,气势恢宏,意境悠远。确实,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它能流传之久、长盛不衰,因为它重视意境、艺术的情趣,蕴涵了中国人所特有的思想、文化和智慧。
  ●关于中国画意象说
  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一帜,令世人惊叹,中国画在线与形、墨与色、画面空间及创作过程几个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意象性特征。意象在中国是个颇为青睐的词,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专用名词及独特的审美意识,它是千百年来中国画家意欲达到的崇高境界的重要手段。与西方人将概念和逻辑作为思维的主要工具不同,中国古人则将意象和隐喻作为思维的工具。“书不尽意,言不尽意”,所以“圣人立像以尽意”。中国思维的特点是将感性形象与抽象意义结合起来,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思维是一种以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意义的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既然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特征,就必然要渗入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中国传统艺术受其影响尤其大,其特征是由意与象的结合而体现的。有意无象,意则失去依附之躯体,有象无意,象则缺乏中国写意画就是生命值精气。林风眠先生在其《艺术丛论》中指出:“西方艺术是模仿自然为中心;结果倾于写实一方面。东方艺术是以描写印象为主,结果倾向写意一方面。”
  中国传统艺术则从未出现过严格的具象性,又从未出现过纯然的抽象主义,而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广阔范围内,建立起自己意象造型的独特体系。李苦禅先生指出:以八大山人为代表的我国古代文人写意画“既不杜撰非目所知的‘抽象’,也不甘写极目所见的‘具象’,只倾心于以意为之的‘意象’”。所以,中国画造形是把握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度量上的。明代画家王 提出中国画追求的是“似与不似”。齐白石先生则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黄宾虹先生也持同样的观点:“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协议,亦其实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玉物象者,此乃真画。中国画正是以这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度量把握,给人的想象力和空灵的智慧带来了极大的自由,也使艺术表现丰富而多样。
  写实美术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因此,其自由创作的幅度是极为有限的。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排除某种客观标准,才能有效地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而意象与美术的这种不脱离象,才不拘泥于象,以意为重的品质,很适应普通美术教育。学生既不会因为不能画像对象而苦恼,也不会因为过于抽象而盲惑。意象美术给人以广大的自由空间,使美术学习和表现的难度更趋丰富变化。另外,由于失去了一种良莠正误的客观标准,评价上表现出价值的多元性,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一领域一试身手。
  ●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中国画学习
  就美术而言,我们主张从其基本要素“形”的角度进行分类,这一分类结果是使美术分成了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教育。
  按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7——12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12——14岁的儿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里,并形成逻辑运算的组织系统。所以,在小学四年级以前,我们强盗的是自由感受、体验和制作,只注意让学生意识到一些显而易见的具体类型,而中学生则应注意让学生在更本质的层面上去把握知识,按我们的理解,即要从“形”的表现形态上去认识视觉艺术。我们主张对“形”采取三分法,即分成具象、意象和抽象三大块。分类方法和结果本身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强调,我们的分类,有意使意象这一层次突出起来。意象区域极大,它既不拘泥于物体的客观比例,又具有现实的可识性,而且由于其中具象和抽象成份的不等,而显出不同的特点。
  赫伯?里德在其名著《通过艺术的教育》中引述了白特(Cyril Burt)的分类。白特关于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的划分,强调的儿童画向成人绘画的一个转变其,是成人画诞生之前的“阵痛”,在美术教育中,这是很值得重视的。
  白特的划分是:
  (一) 错画阶段:大约2——5岁,以3岁最为典型。
  (二) 划线阶段:4岁。视觉的控制力已发展,人像成为最感兴趣的画题。以圆为头部,点为眼睛,两条单线表示腿,但各部分结合得不完整。
  (三) 图形的象征主义阶段:5——6岁。人像虽已画得较正确,但仍为概略的象征性图形。以图式的方式表现对象。
  (四) 图形的写实主义阶段:7——8岁。画仍是主观的,而非视觉的。儿童仍是画其所知,而非所见,表现的物体的一般概念,而不是某一具体环境中所见的某个物体。
  (五) 视觉写实主义阶段:9——10岁。儿童开始了根据视觉感受的自然作画。
  (六) 抑制阶段:11——14岁。由于感知客观的能力增强,表现客观的能力不能相应地得到改善,而导致沮丧及挫折感,兴趣可能会转移到以语言为媒介的表现上。
  (七) 艺术的复苏阶段:青少年早期。大概始于15岁,孩子们开始了真正的美术活动,或者说开始了我们所谓成年美术。
  而初中生,刚好经历抑制阶段和艺术复苏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对中国画的意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中国画最佳的时期。在传统文化艺术被日渐重视的今天,书法已经被列为必修科目,但是中国画仍处于一个“鸡肋”的角色,在整个初中阶段,中国画的学习占总课程不到百分之十。这对于掌握鉴赏中国画和掌握基本的中国画技法是远远不足够的,因此,我们应加强中国画的教学,我们不能让学生错过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时期。中国画的教学传统长期坚持“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的方法,可以笔笔见形,所以学生只要能认真听讲,认真练习,就能得到一定的收获。
  ●中学阶段中国画的教学理念
  中国画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临摹法,同时结合一定的写生。这里的写生不仅仅是观察能力的训练,也是绘画创造的根据。它不要求严格的轮廓比例,而要它的基本形态和生长结构。画者一笔下去就行神兼备,正如中国传统戏曲中一个“身段”就能现出“关云长”、“猛张飞”的神韵一样。中国画的教学除上述提到的要领外,应注意下列各点:
  一、学习鉴赏中国画
  中国画鉴赏是对中国画作品的阐释或解释作为一个主要工作。阐释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重要职能,具体在中国画鉴赏中,就是要揭示出作品的涵义,或者说,理解作者主观上要表达的东西。
  美国乔治亚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和批评家费德门(Edmund Burke Fdldman)将美术鉴赏的程序分为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很适合应用在中国画鉴赏教育中,具体内容包括:
  1、 叙述(description)
  陈述画面上可以直接看到的东西,暂不顾其含义和价值判断。这里又有两种差别,即对写实作品,应指明画中画了哪些东西,如人物、动物等;而对抽象作品,则应指出主要的形状、色彩与方向等。根据这一点,对于中国画这种意象艺术,我认为要结合两者进行说明。
  2、 形式分析(formal analysis)
  指探讨一件作品的造形关系,包括各种形状见得相互依存及作用方式,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构成原理的运用等。在中国画中,要分析其笔墨、构图等。
  3、 解释(interpretation)
  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或者说探讨美术家通过作品所想表现的观念。这点在中国画中尤其重要,上述已经提过了中国画是意象画,“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因此,对于“意”的解释才能表现中国画的精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初中阶段的中国画教学_国学艺术,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尹吉男:不要让娱乐主义主导学术和市场

下一篇:儿童中国画教学法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

儿童中国画教学法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

2014-05-12
儿童中国画教学法
儿童如何学习水墨画

作为中国绘画优秀文化传统之一…

2014-05-12
儿童如何学习水墨画
国画教学活动的指导方法

国画与蜡笔画、水彩画等不同,…

2014-05-12
国画教学活动的指导方法
少儿中国画教学

在少儿中国画的教学中,实践与…

2014-05-12
少儿中国画教学
小学中国画教学初探

中国画亦称“水墨画”,它以笔…

2014-05-12
小学中国画教学初探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