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起源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787
时间: 2014-07-23 17:19:32

傣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
哀牢人是云贵高原的古人类之一。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哀牢人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创立了达光等部落联盟国家。公元前二世纪末,达光王国开始与汉朝接触,因当时的达光王叫“哀牢”,汉朝开始把达光王国称作“哀牢国”。在这之前,因哀牢人善骑大象,生活环境又与汉朝南方的越人相似,被汉朝误以为是越人的一支,把达光王国称作“滇越乘象国”。
公元一世纪开始,位于达光王国东面的滇王国与其宗主国(汉朝)冲突不断,大量滇人(因其吸收了越文化,也称“滇越人”)涌入哀牢境内,哀牢人吸收融合了滇人后,初步形成现代傣族的雏形。
考古发现
近几十年,云贵高原各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制品,据考古工作者判定,这些文物几乎与中原华夏民族同步。出土的青铜器中,除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以钺、戚为代表的兵器和以钟、鼓为代表的礼乐器,以及多达三十多件的编钟。
编钟是古代特有的宫廷打击乐器,也是帝王礼事、宴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庙堂之乐”。这些编钟虽久经沉埋,但出土后完好如初,色泽鲜明,纹饰清晰,音质宏亮,音列井然,并有双音钟。据专家考证,其使用年代为战国中期。编钟的出现和使用,表明傣族先民不仅掌握了较高的铸造工艺,而且还懂得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并在测音、试音及演奏上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因为编钟对青铜铸造技术要求甚高,而特定的乐音又对每件编钟的制形、大小、高低、厚薄及合金配比等有着特殊的规定性,稍有差错都将影响其音频、音质和音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