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概述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707
时间: 2014-06-12 14:55:23

客家(英文:Hakka,客语白话字:Hak-ka或Khak-ka,客语拼音:Hag5-ga1或Kag5-ga1)是中国南方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本地族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下,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已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
客家人以粤赣闽(惠州、梅州、赣州、汀州、河源、韶关、汕尾等)为基地,大量外迁到中国各地(含港澳台)以及南洋(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分布在广东(2009年约2300万,约占广东人口的27.5%)、江西、福建、广西、台湾(2011年约419.7万)、四川、湖南、香港、海南、浙江、澳门等省区的180多个县(市/区),总人口达7000万以上,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5%;约1000万分布于除中国外的80余个国家,尤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客家语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客家的人六次崛起,大批人杰促进了社会进步。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如岭南)土著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
“客家”的说法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