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祭祀习俗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878

时间: 2014-07-23 16:26:51

  祭腾格里汗

  蒙古语音译,腾格里汗意为“天帝”。蒙古人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先主”;还包含“命运”的意思。祭天帝“腾格里汗”是蒙古族人要祭典之一。祭天分以传统奶制品上供的“白祭”和以宰羊血祭的“红祭”两种祭法。近代东部盟旗的民间祭天活动,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进行。

  祭火

  蒙古人的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于是对“渥德噶赖汗·额赫”(火神母)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在长者的主持下将黄油、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感谢火神爷的庇佑,祈祷来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此外还有很多有关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对火的崇敬,如不能向火中泼水,不能用刀、棍在火中乱捣,不能向火中吐痰等。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敖包是石堆意思。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届时,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常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活动。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式,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蒙古族祭祀习俗,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蒙古族婚俗

下一篇:蒙古族建筑





相关内容

诗情画意的春天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

2020-03-09
诗情画意的春天
回忆看露天电影的年代

大集体时,农村不仅物质极端匮…

2017-01-16
回忆看露天电影的年代
善良的猪兄弟联手守西瓜

勤劳的猪爸爸种了一大片西瓜,…

2017-01-12
善良的猪兄弟联手守西瓜
两种心境大不同——“官”和“财”的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

2017-01-12
两种心境大不同——“官”和“财”的故事
有一对父子他们扛着驴上街

父亲让孩子骑在驴子上,自己则…

2016-11-26
有一对父子他们扛着驴上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