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西风一夜翦芭蕉

  • 作者: 佚名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249

时间: 2014-07-14 09:11:29



 

  原文
 
忆王孙
 
西风一夜翦①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
 
强把心情付浊醪②。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注释
 
 
  ①翦:削除,使凋败之意。
 
  ②浊醪:浊酒。
 
  译文
 
  “西风一夜翦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昨天晚上刮了一夜西风,今天起来一看,蕉都凋残了,满眼的花儿草儿也都打了蔫了。——我也打了蔫了,心情很差,那,怎么排解坏情绪呢?干脆,去喝酒好了,“强把心情付浊醪”。 浊醪(láo),就是浊酒。
 
  光喝酒也不是个办法,一边喝酒一边看书吧。看什么书呢?看《离骚》,用《离骚》来“洗尽秋江日夜潮”。最后一句乍看上去很是费解,问题之一:江潮怎么“洗”呢?洗衣服、洗菜、洗澡,都是可以洗的,洗水可该怎么个洗法?问题之二:就算水也可以被洗,可难道能拿《离骚》来洗么?用《离骚》去洗江潮,这不会比用肉包子去打狗更有效果吧?
所谓“秋江日夜潮”,即是心潮澎湃之“心潮”。

  赏析
 
  这首小令别看短小,所有意象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诸家注本往往忽略平凡无奇的前两句而不加解释,其实,对这首词来讲,《离骚》是一个主题,全部句子都在围绕着这个《离骚》。明白了这个主旨,我们重新再看一下:
  
  “西风一夜翦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这也许是写实,也许不是,这个景象正是《离骚》的一个主要意象:“众芳芜秽,美人迟暮”。接下来“强把心情付浊醪”,容若去借酒浇愁了,这也和《离骚》有关吗?——当然有关,只要一联系下一句的“读《离骚》”,就知道这里的关系何在了。

  古人喝酒、读书,有两个很著名的典故,一是“《汉书》下酒”,和《汉书》有关,这里不讲,另一个就是“痛饮酒,熟读《离骚》”。一般只要一说喝酒,如果接下来要说读书的话,读的这个书往往不是《汉书》就是《离骚》,这已经是文人传统中固定的文化符号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被误会的唐诗

下一篇:长相思·山一程





相关内容

郑州市第31高级中学:防震演练,提高师生抗震减灾能力

在全国第十二个防灾减灾月期间…

2020-05-15
郑州市第31高级中学:防震演练,提高师生抗震减灾能力
“铅笔多少钱”的教育考题

一支铅笔究竟应该多少钱?到中…

2020-04-16
“铅笔多少钱”的教育考题
北京市首堂垃圾分类网课已正式上线

垃圾分类网课计划推出《垃圾分…

2020-04-11
北京市首堂垃圾分类网课已正式上线
特教老师张俐:用爱发声

33年前,18岁的张俐在从师范学…

2019-10-23
特教老师张俐:用爱发声
语言智能,在未来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

智能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

2019-03-04
语言智能,在未来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