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社会经济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629

时间: 2014-08-08 10:16:49


 
  从唐代以后的记载可以看出,佤族主要从事狩猎、采集、饲养家畜,有的已经是初期的农业经济。明清以来,佤族的社会经济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的佤族社会已从原始的采集、狩猎过渡到以农业为主,并从原始氏族公社过渡到以地缘为基础的农村公社。然而与其他较先进的氏族比较,社会发展仍较缓慢。他们“居山岭”,种杂粮,捕猎仍占重要地位。耕作方法“不用牛耕,惟妇人用攫锄之”。虽有寨落,但“迁徙无常,不留余粟。”
  19世纪以来,佤族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由于民族间经济文化关系的加强和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引起的。同时,他们原有的社会发展不平衡也更明显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居镇康、永德、腾冲、昌宁、景东等地的佤族,因受当地主要居民汉族影响较深,已与当地汉族一样属于封建地主经济了。居阿佤山边缘区的孟连、澜沧、双江、耿马和沧源大部分佤族,因受傣族影响较深和受傣族土司某种程度的统治,基本上属于封建领主经济。阿佤山中心地区的西盟及沧源部分佤族,则较多地保持着本民族发展的特点,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当时,西盟佤族的社会特点,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以种旱谷为主。耕作方法处于从“刀耕火种”向“挖犁撒种”的演变过程中。社会组织是原始的农村公社和部落,从经济关系上看,村社成员之间已发生了贫富和阶级分化,并存在着占总人口约4%的奴隶。但据阶级分化的程度和阶级关系却还没有最后形成阶级社会,奴隶占有关系也是一种在原始社会母体中孕育的家长奴隶制。
  新中国成立后,佤族人民获得了新生。1954年6月成立了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5年10月成立了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64年2月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1965年3月成立了西盟佤族自治县,保障了他们的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建国40多年来,佤族人民经过开发和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们通过治山治水,大力修筑水田,改变原始耕作方法,使农业生产迅逑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过去完全没有工业的阿瓦山区,已建立起了水电站、拖拉机站和农具、冶铁、食品加工等地方工业,交通运输、商业、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前,阿佤山区的学校极少,仅沧源一县就有中、小学近200所。佤族人民已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大学生。在阿佤山区各县都建立了医院,各乡也都有了卫生院和医疗组,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佤族社会经济,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佤族丧葬习俗

下一篇:佤族食俗





相关内容

诗情画意的春天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

2020-03-09
诗情画意的春天
回忆看露天电影的年代

大集体时,农村不仅物质极端匮…

2017-01-16
回忆看露天电影的年代
善良的猪兄弟联手守西瓜

勤劳的猪爸爸种了一大片西瓜,…

2017-01-12
善良的猪兄弟联手守西瓜
两种心境大不同——“官”和“财”的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

2017-01-12
两种心境大不同——“官”和“财”的故事
有一对父子他们扛着驴上街

父亲让孩子骑在驴子上,自己则…

2016-11-26
有一对父子他们扛着驴上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