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六)

  • 作者: 本站编辑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351

时间: 2012-03-13 13:49:05

  13倒装句如何识别?

  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倒装句。主要包括:

  (1)谓语前置(主语后说)。现代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也有个别句子采用这种形式,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只是,文言文中这种句子形式更多。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注意两个要素:一是否定句,句中得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己知”相当于“不知己”(不了解自己)。②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未之知”即“未知之”。③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放松读书。

  其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如: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介词“与”的宾语“谁”前置了,相当于“吾与谁归”。

  其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蛐②惟余马首是瞻。(《三元里抗英》)现代汉语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成语保留了文言文的这种用法。

  (3)介宾短语后置。指不少现代汉语中应处于状语位置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则放在谓语的后面作补语。如:①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惠子相梁》)介宾短语“于国中”置于谓语“搜”之后。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介宾短语“于长勺”置于谓语“战”之后。

  14固定句式有哪些?

  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列出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语文报·中考版》326-330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七)

下一篇: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五)





相关内容

成语洗耳恭听的由来和释义、感悟

【出处】 (元代)郑廷玉《楚…

2015-11-26
成语洗耳恭听的由来和释义、感悟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学常识汇总

小编导语:高中语文课本中,文…

2015-10-31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学常识汇总
文学常识:中国人不可不知的知识之二

【十二生肖】 〖中国〗子鼠、…

2015-09-29
文学常识:中国人不可不知的知识之二
文学常识之使用汉字的国家

除中国使用汉字外,过去使用过…

2015-09-21
文学常识之使用汉字的国家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

2015-09-10
永乐大典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