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画静物写生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120
时间: 2015-08-22 08:45:36
#p#副标题#e#
写生的步骤方法,是绘画技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人必会有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作画方法和步骤,可是它不是一种固定的唯一的机械公式。正 确的步骤方法,自始至终体现着作者对于一幅作品想要达到某种要求和效果的总体构想。它也必然反映作者的观察方法、艺术素养和技法水平。
各个画种的和不同学派的绘画理论和表现技法,是多种多样的。其艺术特点、工具、材料性能和技法的不同,必然形成写生或创作中步骤方法的区 别。如水彩、水粉,单从颜料的透明与不透明特性来说,它的上色程序就不一样,其所使用的画具、材料和技法也基本上是相异的。尽管如此,作为在学习某一画种 的开始阶段,遵循一种比较正确合理的作画步骤方法去进行练习,无疑可以更有效地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这些作画的步骤方法,正如过河的桥,它只是帮你走向彼 岸,以后前进的路子就应由自己去开拓了。
图8
图9
图10 静物鱼
图11 静物写生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p#副标题#e#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作静物写生,在下笔以前,首先应考虑如何把对象合适地布局在画纸上,你必须对这组静物有感受和表现它的激情。然后,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来确定构图。现在,将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分别简述于下:
(1)首先要选定一个写生的角度和适当的视点,一组摆好的静物,并不可能提供给你在任何角度或视点的情况下,都可以具有好的画面构图效果 的。那么,在写生以前进行一下选择是十分必要的。选定的角度,应是主体物比较突出,主次分明,布局均衡稳定,光线集中而有特点,色彩效果较好。全部受光或 大部背光的角度,在视觉中,对象的形体与色彩会与部分受光的角度不一样。正面光的器物,形体色彩都比较明确可辨,而且物体轮廓会产生线的特征,色彩的固有 色比较明显,基调明快爽朗;大部背光的角度,阴影面积较大,受光部位少,物体比较沉暗,背光部色彩丰富,变化细微,不易捉摸,形体轮廓不甚明确肯定;但是 描绘逆光对象,具有十分别致的光色效果。这种画作表现的难度比较大,暗部容易画得乌黑,无色彩感。关于确定视点高低的依据,主要看静物主题表现的构图要 求。视点太高,器物在俯视下必产生透视形体短缩,看上去很不自然,器物也会失去某些前后遮掩重叠的关系,形成分散而不集中。如视点太低,物体会完全重叠集 中在视平线上,形成横的排列形式,并有挤塞的感觉。这都是效果不好的视点选择,由于视点的高低变化,可以产生多种不同效果的构图。所以,可以先用小块纸, 画下来作一比较,选较为理想而有特色的构图来作大幅习作。
(2)要确定桌线在画面上的位置。桌线就是桌面与背景的交接线,此线在桌面上的高低位置,与视线的高低是统一的。视平线高,桌线必高,视平线低,桌线必低。这与风景写生中的地平线高低的道理是一样的。
(3)落幅时应考虑画面的空间大小,描绘的主体物在画面中若比较小,画面空间必然较大,物体画得越大,画面体现的空间就越小。描绘空间的大 小,主要根据题材与个人表现意图、静物写生与风景写生对于空间大小的考虑,并不完全相同,静物构图中,主体物画得过大或太小,都是不合适的。空间大物体 小,画面会显得灵活、舒展,但处理不好,构图会产生不充实感;物体大空间小,产生的效果是主体物突出,充实饱满,处理不好画面就会产生堵塞、沉闷、不灵巧 等弊病。
(4)画幅大小与画幅长宽比例。任何一幅绘画创作,在确定题材后的构思构图过程中,同时就得确定画幅的大小和画幅长宽的尺寸比例。一幅画的 大小,应根据表现的主题来确定,如重大的战争题材、历史题材,画幅都比较大;抒情性的题材,画幅往往比较小。画幅大小与表现主题的效果,有一定关系。作为 写生习作的画幅大小,也要根据写生题材的繁简情况来决定。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构图形式,如横的、竖的、矩形和方形的各种比例。所以,画幅尺寸比 例,是根据构图要求来确定的。
(5)在多人写生一组静物时,很可能有的角度在构图上会有某些缺陷,这可以对物体的位置作适当调整,增减个别器物,使构图的整体效果尽可能的完美。
#p#副标题#e#
三 静物写生的步骤图例及说明
彩图17-1 静物写生步骤之一
彩图17-1是一组比较复杂的静物,使用对开的白卡纸,20课时完成(每课时为45分钟)。首先在观察对象时,要将所有器物综合看成一个形 状:即在图中所示的几何形,这个形是把静物中主体物最突出的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将这个平面的形,安放在画纸合适的位置上,可以正确获得构图的大致格局。 这个几何形并非随意画成,也要通过目测画得大致正确,这是习作开始时不能忽视的一步。其实这是素描造型的基础方法。
彩图17-2 静物写生步骤之二
彩图17-3 静物写生步骤之三
彩图17-2、17-3,在上图的框架中,把物体准确的大小比例、具体位置及形体画出来,大致要限制在大的几何形以内。虽然某些器物如白瓷 杯、陶马的头部会突出这个几何形框,而形成几何形的几个点,但花瓶的口,左边和下边的桔子,右边的柚子的位置不能有大的变动。起稿的颜色,可以使用含水分 较多的单色或复色,画出物体的形和简要的明暗关系,衬布的主要皱褶线也要正确画出来,为上色提供方便。
彩图17-4 静物写生步骤之四
彩图17-4,先从背景开始上色,背景的色调倾向要从整体比较后来确定,单独去观察获得的色彩感,往往不能表现出正确的色彩关系。从整体比 较去观察,背景色调比桌面要暖,并略带紫色倾向。颜色可以多一些水分,画得薄一些,左上角是棕灰色调,偏暖处可调入微量赭色;偏冷处可调入蓝绿等冷色。明 度变化用白色调整,不必画得过于细致,掌握大的色彩关系就可以了。
彩图17-5 静物写生步骤之五
彩图17-5接着画桌面,桌面的色调比背景的紫灰要深,要冷。桌面与背景是画面大的重要的色彩关系,要画准。桌面色彩以普蓝为主,在比较中 可获得青、绿色倾向的变化。远处的花瓶色彩繁复,轮廓与背景对比不明显,瓶体可用弧形笔触画出体积感,色彩的变化不能过于强烈,色彩交接过渡要自然柔和, 运用湿画法可获得较好效果。陶马为翠绿色调,先把马的基本形体画出来,深入表现时可以再补充一些偏暖的黄绿色和纯蓝。
彩图17-6 静物写生步骤之六
彩图17-6,水果是画面的主体物,色彩特点鲜明、丰富、强烈。要在整体比较中找到不同的色彩倾向和色彩的强弱区别。色彩感要比实物强,用笔要结合形与结构,大多运用弧形笔法塑造。
彩图17-7 静物写生步骤之七
彩图17-7,深入阶段首先要把主体物画得更充实、丰富、完整,由于是正面受光,轮廓可以使用深色线条加强表现效果。物体的高光要在最后点 上,注意不同器物质地的不同高光特征。水果的高光较柔和,不会是纯白的,有釉的陶瓷器皿,高光的形较明确,明度往往在画面中是最强的。经常要退远看看画 面,调整好主次与远近关系,以及器物的立体空间效果。最后应将衬布进一步画得厚实具体起来,其他器物通过深入刻画,显得色彩丰富,形体厚实;有远近空间 感,画面整体效果好。
四 关于花卉写生
花是画家喜欢表现的题材。品种繁多的不同花卉的形状、体态、色彩、香味,引起人们的寄情、联想。人们常常借用画花卉这种艺术形式来象征或表 达人的气质、品性和情绪。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曾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 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这是指花木给人的一种感受。在传统绘画中,常以花木寄托画家之情。在文艺创作中,也常有以花比喻美人之貌。如今,花 店满街巷,人们总喜欢买花赠亲友,传递友爱之情,花也象征生活的美好幸福。画家为什么喜欢画花,这就可以理解了。
西洋绘画中的画花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画花,由于文化背景、绘画方式、审美情趣和习惯、工具材料等因素的迥异,其绘画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西洋 画中的花卉画,大多采摘鲜花插在花瓶中写生,或与其他器物配合起来构成一个画面,真实表现出花卉的形象、色彩和周围的空间的意境情调。写实的花卉写生方法 大致有两种:一是上面所讲的,组成静物在特定的光线下作写生;二是到花圃或有花的野外去作现场写生。现场写生受气候,光线的变化,会具有不稳定性;另外, 现场写生需要自行组成画面构图,背景也需要进行处理。初学者不如在室内根据学习要求,配置合适的道具背景,组成构图稳定、采光集中的花卉静物写生较为合 适。但这种方法,并不为中国传统的花卉画所采用。
#p#副标题#e#
五 花卉写生的步骤图例及说明
彩图18-1 花卉写生步骤之一
彩图18-1,整组花卉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花卉、花瓶、静物台(衬布和水果)。花卉为主体部分,布局在画幅中上方,它的外形是一菱形,花瓶 的基本形是圆的或倒梯形的,静物台是一个较大的梯形。将以上三个部分,根据其大小比例,布局在画纸上,注意周围背景的空间,不要留得太多或太少。
彩图18-2 花卉写生步骤之二
彩图18-2,大的布局确定以后,将花分组画出正确的位置,在画花形时,特别要注意正侧朝向的透视,花的透视可简略成正圆形式或各种椭圆形 来表示,把花朵的位置确定下来。再把桌面衬布的主要皱褶画出来,定出水果的位置与大小。外伸花枝的位置、花形及姿态要画得肯定明确。
彩图18-3 花卉写生步骤之三
彩图18-3,先画上背景的色调,这是用棕色、钴蓝、紫(或玫瑰红)等颜料调配出来的含灰的中间色调。颜色可画得稀薄一些,以便最后作调整时覆盖。桌上的衬布皱纹要画得厚实具体。
彩图18-4 花卉写生步骤之四
彩图18-4,把桌面和花瓶的基本色调画上,然后进一步将花卉的形与结构画得正确些,可薄薄地点上一些花色,为具体塑造刻画作好准备。
彩图18-5 花卉写生步骤之五
彩图18-5,首先要明确对象受光部和背光部的色彩区别和联系。在整体的基础上,从一组花卉开始画。花的色彩可分红、黄两个大的色调,画红 花时,要从整体比较红颜色的区别,这区别包括色相的不同,如玫瑰红、大红或朱红的微弱倾向;冷暖和纯度的不同,以及受光状况所产生的明度不同等等。黄色调 花,也同样要找出这些关系,才能使主体部分的色彩丰富多彩。用笔要根据花形与结构特征,但不要看得太局部,画得太细碎,而因先概括地将颜色铺满。
彩图18-6 花卉写生步骤之六
彩图18-6,这是经过刻画完成的作品。深入表现对象阶段,主要是表现出主体花卉的立体空间感和厚实感,形要画得正确生动,细碎的花瓣要善于概括取舍, 不必要如实地把每一花瓣都描出来。尤其是处在较深远的花朵,要画得概括、单纯。花叶色彩要沉着,不要明显突出来。深暗的花瓶,是隐在花朵之下,也不能太突 出。这些都是通过严格掌握色调整体的对比关系才能正确表现出来的。桌面衬布的皱纹线条,凹凸的起伏都很美,上色时不要随意破坏形体。在静物中的衬布皱纹, 可以根据作者对画面整体艺术效果作各种处理。作画过程中,时时需要退远看画面的整体效果,不断作修改调整。特别要注意在修正时不要破坏原有的色彩效果,失 去花卉色彩鲜艳、明快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