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债的“非遗”传承人(二)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957

时间: 2015-09-02 09:48:03


广州,何丽芬广彩艺术馆

  何丽芬是广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她的工作室里摆设着各式各样的广彩。此时,十几个小朋友在工作室里免费体验广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平底的陶瓷碟子,手上拿着一支细毛笔,蘸上陶瓷颜料就开始画画了。

  从事广彩29年的何丽芬,在2012年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继承人”,2014年成为省级传承人。

  她告诉记者,在选为非遗传承人之后,感觉责任大了,很多非遗的活动都要参与,而教学培训这方面多了很多。在“补贴”不够的情况下,自己也需要出一部分。

  “一路下来的有十几个徒弟。广彩‘十年磨一剑’,真正的学徒是从基本功一路很扎实学下来,所以,坚持做这一行的不多。”何丽芬说,广彩的工艺比较繁复,年轻人很多都不愿意学,像这些小朋友,一时是因为兴趣,画得久了,他们也不会想画了。

  只能靠家人传承

  “面对租金等各方面的压力,有时候我会想,不做了,但后来又觉得不做会很可惜。”何丽芬说,她要自己交工作室的房租,一万多元一个月,还要请人打理。如果要专心设计、创作,就要找人订原材料,还要找人做业务,经济方面存在很大压力。

  现在她把自己的女儿都带进来了,希望有发展前景,但真的碰到不景气的时候,还是会想到放弃。而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不忍心,“因为其实在这个行业已经很多人放弃了。”

 

  她觉得,要是找外人传承,延续这个项目是比较难的。“像我们一天要做十几个小时,对外人来说可能是很难的坚持。”

  所以,她就只能感染身边的人去坚持。她告诉女儿,“你学吧,我可以给经费你去做。”但如果是外人,即使有这样的能力,能不能坚持也是个问题。

  目前,何丽芬将曾经以出口为主的广彩,逐渐转变成了做国内市场。“广彩300多年历史主要是以出口为主,但现在基本上市场都是面向国内,基本上不做批量生产、出口的工作了。”

  她说,现在比较注重精品,出口的话没有现在要求那么高,脱胎和采供都是流水作业。现在很多的都是手工管制的,每一件都是手工做出来的。如果批量的话,就没有特色,收藏价值、观赏价值也不会很高。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背债的“非遗”传承人:每天都有一瞬间,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网友评选“四大名记” 陶渊明《桃花源记》居首

下一篇:背债的“非遗”传承人(三)





相关内容

诗情画意的春天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

2020-03-09
诗情画意的春天
回忆看露天电影的年代

大集体时,农村不仅物质极端匮…

2017-01-16
回忆看露天电影的年代
善良的猪兄弟联手守西瓜

勤劳的猪爸爸种了一大片西瓜,…

2017-01-12
善良的猪兄弟联手守西瓜
两种心境大不同——“官”和“财”的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

2017-01-12
两种心境大不同——“官”和“财”的故事
有一对父子他们扛着驴上街

父亲让孩子骑在驴子上,自己则…

2016-11-26
有一对父子他们扛着驴上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