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字常怀敬畏之心
- 作者: 苗恒
- 编辑:
- 来源: 大河报
- 点击: 935
时间: 2016-01-28 13:43:12
谈起中国文人的恶癖,鲁迅说过:“只要他写得出文章来,或搔或舐,都不关紧要。‘不近人情’的并不是‘文人无行’,而是‘文人无文’……文人不免无文,武人也一样不武……”
从写作的意义来说是这样。我们很多人被称为文人,或自诩为文人,其实都是空头文人。只阅读,只评说,是容易的。一笔一画落在纸上,都是艰难。有多少东西,永远只停留在了我们的想象之中,又有多少“巨著”,因为没有下笔而永远胎死腹中。写作的人,都需要呕心沥血。
做文字工作多年,对文字一直存有敬畏之心。常常觉得,一切经历,只有在文字中重述,定形,才是真的经历;否则,便像是白过了似的。作为一个经常在文字里兜兜转转的人,也会感觉,世界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而是被叙述的模样,因为文字里有更高的现实,文字能带我们进入一个更深层、更有光亮的世界。这便是文字,也是写作的魔力了。
一个好的写作者,应该找到自己的话语方式,找到契合这个时代语境的话语方式。有人喜欢写出温暖和明亮,于我,往往更愿意写出内心的黑暗与阴郁。不管是呈现明亮与温暖,还是书写黑暗与阴郁,都是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只是爱的呈现方式不同而已。有时候后者,可能反而爱得更深。因为爱得深,才会痛得切。
有时候甚至觉得,于写作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好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自身的养分,全看你自己的心态与转化能力。没有灵魂冲突的生活是不值得记录的。我心目中的好文字,是直面身心真相,写出我们存在的痛与痒的文字;是以身心的真实体验为写作起点,又能由身体指向精神,从具象上升到抽象的文字。我希望能在写作中掀开自己内心的褶皱,透视那些被现实层层遮蔽的东西,剜开每一个无处告白的心结。理想的写作,就是一场灵魂的裸奔。在文字中,卸下所有伪饰与包装,像别人放大自己优点一样放大那些身心深处秘不示人的东西,敲打别人,也解剖自己,让那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不适所有的扭曲,所有的尴尬所有的损伤,都被文字一一挑开放大,穷形尽相。似乎,人世间与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切粗陋与脏污,经由这样的写作,都可以得到漂白,仿佛被蒸馏过的水,可以润泽心肺了。
《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这本书,是近几年来陆续写下的文字。作为一名图书编辑,经手和目送过太多的书出版,对出书的事已近乎麻木。但于自己而言,它是既往生活与心迹的记载,是自我岁月凝结的琥珀。书里写到的,不全是我自己,所写到的人,也不一定真有其人,但无疑,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生活的影子。或者,即便是写别人,肯定也是凝结或蕴涵着一部分自我的,因为“我”,就包含在全人类之中。
作者碎碎,文学硕士,河南文艺出版社编辑,副编审。发表散文、小说、诗歌、评论多篇。出版《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等书。
上一篇:写好申论大作文的3个要素
下一篇:10个永不过时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