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电话升级,没用电话彻停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北京日报
- 点击: 447
时间: 2018-09-05 15:29:10
据悉,北京公共电话亭是1995年开始建设的,建设初期主要是为解决群众打电话难的问题,公共电话在当时成为群众语音通信的重要选择,其数量和话务量在2003年左右达到最高峰。之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公共电话话务量持续下滑。
记者从联通北京分公司相关部门了解到,北京地区有公共电话亭7000组,话机近1.8万部。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区路侧公共电话通话30多万次,平均通话时间五六分钟。其中,拨打紧急电话(110/119/120/122)6.5万次,通话时长20万分钟。为更好地方便用户使用,2008年联通引入一卡通公话,增加付费方式,方便群众使用。2012年开始在首都机场开通免费三分钟本地通话,服务广大旅客。还与北京银行合作,在北京银行营业网点的公话终端上增加购电、购气功能。然而现在受各种条件制约,公共电话的商业价值正在不断减小,北京联通在公共电话经营上收入和成本倒挂,每年亏损几百万元。
基于诸多因素,公司对一些使用率低并且损坏严重的话机开始进行撤机,腾出了道路空间。
此外,公共电话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它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应急基础设施之一,在无线通信受限的情况下,可作为临时替代性的应急通信手段。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市民没有携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时,可以使用公共电话拨打紧急电话。下一步,北京联通公司将与市政管理部门合作,依据广大市民的需求,优化公共电话点位,保持与需求相适应的规模,继续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