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数据造假为哪般?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未知
- 点击: 434
时间: 2019-03-02 11:07:14
假流量、假数据、假人气,娱乐圈的“假”仿佛已是公开的秘密。从年前某明星新专辑上线之后短短一天内,粉丝就打榜登上了美国iTunes榜单第一,被iTunes取消数据,到近日央视等媒体公开点名批判微博流量造假问题——某艺人用户发布的一条宣传新歌视频的微博竟然获得超过1亿次的转发,而微博总用户不过3.37亿,流量造假这条灰色产业链已无法掩住神秘的面纱。

如何打造一个流量艺人?对一些艺人经纪公司来说,“买热搜”、“买粉丝”、“打榜”已经轻车熟路,这些是塑造人气“爱豆”的标配。在流量经济的当下,没有谁可以一直保持热度,只有一茬茬的“新晋流量明星”,攻占网络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艺人公司为了经济利益,无视市场平衡,疯狂追逐流量,哄抬明星天价片酬,用虚假数据编织一个个童话,获得超过明星自身实力千百倍的商业价值。
比拼谁家“哥哥”数据好看,是追星女孩们攀比数据、炒作话题的常用手段。一条微博的转发量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看起来很美,但这些虚假的数据除了给粉丝带来自我催眠的美梦之外,市场的认可度并不乐观。畸形的饭圈文化助推了这个灰色产业的兴起,扰乱了影视业的健康发展,正在摧毁整个大众娱乐行业。同时,很多未成年人将大把的青春时光浪费在“打榜”、“刷流量”等无意义的虚幻中,而不是充实自我,让人叹息。
比拼谁家“哥哥”数据好看,是追星女孩们攀比数据、炒作话题的常用手段。一条微博的转发量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看起来很美,但这些虚假的数据除了给粉丝带来自我催眠的美梦之外,市场的认可度并不乐观。畸形的饭圈文化助推了这个灰色产业的兴起,扰乱了影视业的健康发展,正在摧毁整个大众娱乐行业。同时,很多未成年人将大把的青春时光浪费在“打榜”、“刷流量”等无意义的虚幻中,而不是充实自我,让人叹息。

上一篇:一个县城的村晚折射出来的文化巨变
下一篇:流浪地球在香港并不卖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