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群,花钱买来的虚荣值吗?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国是直通车
- 点击: 453
时间: 2019-03-19 09:05:45
目前包括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出现了类似“夸夸群”和“喷喷群”的群组。在3月17日晚,清华和北大开展的辩论赛中,作为正方的清华大学,支持大学生们加入“夸夸群”。他们认为,通过安慰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消解不开心的情绪。反方北大学生则认为,社会压力太大,不能只是通过求安慰解决问题。相反,学生更应该在批评声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
且先不说谁更有理。首先你要知道,无论是被夸还是被喷都不是免费的。国是直通车记者通过搜索某电商平台,发现缴纳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后,店主就会邀请你加入百人微信群组。接下来,完全不用担心尬聊,五花八门的“彩虹屁”扑面而来,让你一定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记者找到一家标价为1元的店铺进行咨询,店主告诉记者,1元只是一个象征意义的标价,实际收费是40元10分钟。同时,店主直接发来一张正在进行的“业务”截图。
在这个99人的群里,顾客大有众星捧月的感觉,其余98人不仅鼓足劲赞美,更是提出一些贴心建议。那么,当下这么火的业务到底赚钱吗?记者从电商平台找到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咨询得知其收费根据提供的服务不同,价格有所差异。比如,普通夸夸群50元5分钟,其中有部分复制的套话;精品夸夸群80元5分钟,全程0套话;另一种更高端的精品夸夸群,100元5分钟,0套话,全程互动不冷场。根据网页显示,该店铺月销已达到1352单。如果按照普通夸夸群,均为5分钟一单计算,那么,这个月的收入应该是67600。但是这钱也不全是店主的纯收入。据媒体报道,在成交的费用中,有一半给了参与的店员(或群员),客服还要拿走两成,支付完店铺的管理费,真正到店主的手里也只有两成左右。一位店主对媒体坦言,“一天最多能赚1000元,都是辛苦钱。”
随着电商平台发展,以及社会压力、环境变化等各方面因素,一些另类服务时有出现。
比如空气罐。虽然国外早在一战时期就出现了“空气罐”的提法,但是真正将“空气罐”作为商品出售则始于日本。而目前,空气罐头在中国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欢迎。早在2012年,陈光标销售“好人牌”新鲜空气罐轰动一时。当时空气罐内的新鲜空气取自国内10个空气质量一流的区域,售价分别为4元和5元。随后来自各地的空气罐一时风靡网络。有人就通过网购买了一瓶来自呼伦贝尔的空气罐,闻过后感慨“真的好像闻到了青草的芳香”。
2014年时,福建、贵州、河南等多地方政府甚至做起了“空气罐头”项目的生意。更有人因此发家致富。有媒体报道,有一位来自浙江磐安的80后小伙子通过卖空气,达到了每年400万的收入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成功的生意并不是随便卖卖就能赚钱。据报道,他的罐装空气要经过纳米除菌,紫外线照射、翻倍加压等过程。过程复杂,成本也不低。此外,还要不断去推广,才能拓展市场。但如此成功并不具有普遍性。在2017年时,有媒体报道过一名来自珠江长洲岛“卖晚安的姑娘”。通过网店,她每天以短信的形式,给素未谋面的顾客们发去睡前的问候。一条电信资费0.1元的短信售价1元,听起来虽然不错,但由于独特的市场定位,目标受众比较受限,平均下来,其每个月卖出的“晚安”数量不过百余条。据“卖晚安的姑娘”透露,四年间,网店的收益一共也不到1万元。不过,在她看来,能够给各有故事的失意者在深夜送去抚慰和治愈更为重要。
其实,大多数提供另类服务的店主都是本着猎奇的心态。而每一种另类生意能够推出,一定有其受众群体,背后透视的社会现象或许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师黄河在接受校内学生媒体采访时所言:对于夸夸群等群组其实不必过度解读,这只是众多快速更迭的互联网文化的一个。它的兴起既有互联网快速集聚网民、形成某种文化并将之广泛扩散这种土壤;也和网民发起娱乐、进行狂欢、宣泄情绪的现实需求有关。热度过去后这一现象也会很快趋于平淡。
上一篇:微信好友加满千人才能及格
下一篇:借出1把伞,换回100把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