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医生为患者捐款14年

  • 作者: 网络
  • 编辑: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点击: 517

时间: 2019-04-09 10:09:39

        据江苏省肿瘤医院官网消息,该院有五人获得南京市慈善总会授予的“优秀慈善义工”称号,而该院义工团队的医生席玮就是其中一位。席玮作为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席玮,在医院介入科主要从事肿瘤介入诊疗,主要针对的是晚期肝癌、胰腺癌的微创治疗和非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工作期间,席玮曾默默给一些有特殊困难的病患捐款,少则一两千,多则四五千。

        曾给肝癌孤寡老人捐款5000元让他安心过年

        在席玮所在的科室,癌症晚期病人比较多。席玮回忆,2005年,他作为(治疗的)组长,有了自己负责的病患,需要亲自制定病人的治疗方案与治疗计划。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席玮对每一个病人的家庭背景都较为了解。一次,一位来自农村的男子引起席玮关注,该男子没有亲人、没钱看病。后来,席玮往男子的住院费汇了1000元钱。那时起,每碰到看不起病的患者,席玮会通过捐款帮助他们,尽一点微薄之力。

        开始,有几个收到席玮款项的患者发现多出来的住院费,知道了是席玮个人捐款,便主动将款项退还。后来,席玮再给病人捐款时,便“谎称”是慈善项目捐款。“患者也有自尊心,有别的想法,换一种(捐款的)说法更好。”令席玮印象最深刻的病患是他捐款最多的患者,一位原发性肝癌患者。据席玮介绍,这位患者是六旬的孤寡老人,孩子去世,生活困难。老人上手术台是自己签的字,一万元左右的治疗费,是老人向村里人借来的钱。由于老人的住院费不够,而且治疗完就要回家过年了。席玮便私下给老人汇了5000元,让他有结余能回家过年。“他自己有求生的欲望,来医院看病又没钱,回家过年还有人找他还钱。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他的事让我感觉很难过。刚好那年春节,我也没有回家过年,就都把办年货的、回家的钱都给他了,想让他过一个比较安逸的年。”席玮说。

        席玮帮助过的这些患者,很多人都不知道接受的是席玮的帮助。由于基本上都是癌症晚期患者,他们的生存期都没有超过半年的。

        受家庭影响省下请客吃饭钱捐助患者

        出生于1974年的席玮,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工作22年了。在紧张的医务工作之余,席玮会通过摄影与自驾游来放松自己。

        席玮出生于医生家庭,父母都是医生,妻子是一名护士。从小在医院里长大的席玮,很小便对医生这份职业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记事起,席玮的父母便经常教导他与姐姐要乐于帮助别人。上小学时,席玮便经常看到从医的父母向家庭困难的人施以援手,平日里,还将米、油与粮票攒下来,送给真正需要的人。童年时期的寒暑假,席玮每年都在农村的姑父家度过,还会帮他干活。由于姑姑、姑妈的去世,少时的席玮便深知农村人看病的困难。在徐州医科大学上大学时,席玮在学生会组织了不少志愿者活动,会去徐州当地的敬老院打扫卫生,为老人送豆奶粉。回忆起学生时代,席玮充满了笑容,“学生时代很单纯,对钱不是很看重。”

        父母影响与成长环境对席玮耳濡目染,接过父母衣钵、成为医生的他深知,帮助患者是医护人员的一种责任。刚工作时,席玮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经常与朋友出去吃饭。随着年龄的增长,席玮便思索着,把吃饭的钱省下来,帮助别人更好。在生活中,席玮教导一年级的女儿要多帮助别人。目前,席玮对女儿也成为了一名小义工,有时候会和父亲一起到医院看望患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北京青年报,来源地址:)

上一篇:借出1把伞,换回100把伞

下一篇:学生给老师颁奖,你见过吗?





相关内容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