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版画

  • 作者: 未知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148

时间: 2019-12-31 08:38:33

  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创作版画则起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后来取得了巨大发展。在西方,16世纪的丢勒以铜版画和木版画复制钢笔画,到17世纪,伦勃朗则把铜版画从镂刻法发展到腐蚀方法,并进入到创作版画阶段。木刻版画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是在19世纪。
  来自北欧人历史上16世纪的木刻,奥劳斯·玛格弩斯制作,描绘的是在乌普萨拉大教堂里的天文钟,后来毁于火灾。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它由文字印刷和图像印刷两部分组成,而图像印刷即是最初的木刻版画。
  制版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渊远流长。新石器时代?***诘某鐾廖奈铮ㄆ┤缂坠恰⑻掌鳌⒂袷?⑶嗤?鳎┥厦娴奈淖趾臀蒲?窨蹋?睾菏***诘幕?袷?⒒?褡┖褪??龋?际抢?髟诟髦植牧仙巷钥潭?伞A鞔?丫玫挠≌乱帐醺?怯胫瓢媪鞒滔嗖钗藜浮?
  印刷术的成型一般认为在于唐代。宋人朱翌的《猗觉寮杂记》(下卷)便说:“雕印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简称“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卷中含有不少制作精美的木刻扉页。
  中国的雕板印刷始于佛教传播的契机,但很快便漫布世俗生活。及至宋代,书籍及其插图的印刷工艺已经相当娴熟,在民间流传最广的纸币和纸牌就是一些小型的木版画。尤其是纸币,因有防止伪造的要求,刻工更为细密繁复。这些深入民间、流传范围极广的小版画,正是印刷术西传的先锋。
  欧洲出现印刷术,较中国约晚700年。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西方印刷术直接得自东方,但欧洲最初印刷品的技术特征和构图方式与中国先前的印刷品蔚为相似,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各地最早出现的印刷品多是为了满足宗教推广的需要,欧洲也一样。当时的印刷品多以图像为主,最常见的内容为圣经故事,如基督受难、基督背负十字架、圣母圣子像等。初期木版画大多出现在德国南部和佛兰德斯的莱因河畔,并多见于修道院中。版材有胡桃、苹果、梨、樱树等常见果木。
  在中国,由于接近生活,又价廉物美,至明清年间,民间木刻年画异军突起,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锦竹的木刻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刻年画。它们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去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版画的技术传到日本以后,日本人将这这项技术带入装饰美术领域(如年月绘历),创造了珍奇璀璨的浮世绘文化。
  江户末期至明治时代之间(19世纪后半叶),日本浮世绘版画借由包装纸、海报大量流传到海外。莫奈、文森特·梵高、马奈、雷诺阿等印象派画家,皆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按色相多寡: 分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
  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 分水印木刻和油印木刻、黑白木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吹塑纸版画制作过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朱仙镇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

2019-12-31
朱仙镇木版年画
数字版画

或称数码版画,电脑版画,计算…

2019-12-31
数字版画
版画的审美感知

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

2019-12-31
版画的审美感知
英伦版画怪才埃里克•吉尔

近代英伦藏书票作者中的老几位…

2016-02-29
英伦版画怪才埃里克•吉尔
孔版版画

在纸版或铁皮上将一个号码刻透…

2016-02-29
孔版版画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