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民间故事王”自筹两百万元建传承基地

  • 作者: 佚名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451

时间: 2020-09-21 17:48:05

杜权成收藏馆一角 周政 摄

  中新网襄阳9月12日电 (蔡咏梅 胡传林)在湖北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有一名语文教师,工作之余,收集整理民间故事600多个,新创编故事400多个。他叫杜权成,是襄阳市非遗项目——五山民间故事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

  9月12日,记者赶赴五山镇杨家老湾村,采访到了这位“民间故事王”。

孩子们在杜权成图书馆电子阅读器上学习 周政 摄

  五山镇位于鄂西北谷城、丹江口、房县三县市交界,地处川陕茶马古道交会处。这里人流众多,信息密集,流传无数动人的民间故事。长期的耳濡目染,杜权成不仅爱上文学创作,也喜欢上了民间故事。

  杜权成介绍,上师范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游记《青青红石岩》,穿插了一个当地的民间故事,被语文老师点名表扬。从此,他信心倍增,接连写了几个五山的民间故事,都在《中师语文报》上发表,这更加坚定了他对民间故事挖掘的信心。

  收集民间故事不容易,要翻山越岭,到处找老年人讲故事,有时候还要“送礼,走后门”。

当地孩子在杜权成图书馆阅读 周政 摄

  毕业上班后,只要听说哪个村里有能讲故事的人,杜权成就找上门去收集。黄山垭村老支书胡利权讲述了老一代猎手胡一枪的传奇人生。一时讲不完,他就把其接到家里,好酒好菜招待。时间久了,十里八乡都知道他的爱好,纷纷传笑说:“到杜老师家做客,只带故事,不需带礼。”

  在五山镇张湾小学支教时,山区电视信号不好,画面时断时续,聊天成了最好的消遣方式。杜权成好客又健谈,老校长刘成安,老厨工董世举,退休教师周明朗,都和他成了忘年交,当地老百姓也喜欢到学校听故事。冬日里,发一盆红通通的炭火,围坐聊天。神话传说、奇闻异事、能工巧匠、烈女奇侠……一个个从炭火中闪现出来。

杜权成夫妇的“两馆一基地” 周政 摄

  杜权成介绍,他花费二十多年的心血整理的《五山民间故事》,已经完稿的第一卷,收录30万字。第二卷的提纲已经拟好,计划三卷,将收录一千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2019年,《五山民间故事》入选襄阳市非遗名录。为了便于参观和传承,杜权成夫妇先后自筹两百万元人民币建立了两馆一基地:杜权成书画收藏馆、杜权成图书馆和五山民间故事传承基地。很多外地人慕名踏访“故事王”,就为听他讲述精彩纷呈的民间故事。(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http://wenhua.youth.cn/whyw/./202009/t20200913_12492284.htm)

上一篇:吴中民间手工艺“新生代”什么样

下一篇:湖北首次大规模展出曾国遗址近10年出土文物精品





相关内容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近日,广东汕头一名5岁女孩与…

2024-04-18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

2024-03-19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1月21日,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2024-01-22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故事宝盒》作为北方演艺集团…

2023-12-26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2023-11-17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