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青花明代早期创烧 首次揭示红河流域制瓷技术体系

  • 作者: 佚名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471

时间: 2020-12-19 08:09:53

  新华社昆明12月16日电(记者严勇)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对建水窑遗址开展首次考古发掘,研究者初步判断云南青花创烧时间为明代早期。这一发现将系统揭示红河流域制瓷技术体系的整体面貌,并为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建水窑遗址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碗窑村,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现保护面积为130.58亩,在云南已知古窑址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保存丰富且较完整,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戴宗品介绍,今年7月至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红河州文物管理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建水窑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地点集中在碗窑村下窑区,以湖广窑、洪家窑两处地点为主,并对大新窑、高家窑进行了调查试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共揭露明清窑炉3座,清理灰坑7处、灰沟4条、匣钵墙2条,共出土瓷片及窑具标本30多万片,可复原瓷器3000余件。

  “我们推测窑场整体生产时代集中在明代早中期,创烧时间大体在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此外,发现的淡青釉瓷器、仿龙泉类青瓷等出土于相同层位,说明几类产品同时烧造。”他说。

  戴宗品介绍,建水窑业呈现出一种总体分工、分散生产的商品生产模式,与同期中原地区的景德镇等地生产模式有较大差别。此外,出土遗物在某些生产技术上与红河流域下游的越南地区制瓷业有一定联系,共同构成红河流域制瓷业较为独特的技术体系,并为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http://wenhua.youth.cn/whyw/./202012/t20201217_12622551.htm)

上一篇:宁波发现一处延续5000余年的聚落遗址

下一篇:音乐剧《血色三河》亮相广东省艺术节,讲述“三河坝战役”历史精神





相关内容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近日,广东汕头一名5岁女孩与…

2024-04-18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

2024-03-19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1月21日,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2024-01-22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故事宝盒》作为北方演艺集团…

2023-12-26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2023-11-17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