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论理法的论证的方法

  • 作者: @猇占111
  • 编辑: 程艳红
  • 来源: 百度文库
  • 点击: 2257

时间: 2021-07-10 09:20:37


《鲁迅石膏像》王婧  12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要熟练说理的艺术,必须懂得基本的论证方法。写作议论文如果不善说理,也就是不善论证 。所谓论证,就是运用典型的论据来阐明论点和证明论点的方法,可以说,论证方法运用 恰当,论点、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论文也就深刻有力,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论 证方法。
        所谓就事论理法,就是人们常说的用事例进行论证,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揭示其蕴含的 普遍意义。这种方法可以运用正面事例进行论证,也可以运用反面事例进行论证,如:《小议“知错就改”》
        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渑池会上,蔺相如立了功,回国后,赵王 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瞧不起蔺相如,还说要羞辱他。而蔺相如不予 理会,以国家大事为重。廉颇听说以后,觉得蔺相如很宽厚,就赤膊背着荆条亲自到他家请 罪。他们从此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这就是传颂千古的“将相和”。
        蔺相如的宽宏大量暂且不说,廉颇的知错就改就很令人佩服。
人无完人,这是大家都相信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小毛病和错误,但很多人的小 毛病和错误都没能改掉,理由是:改不了。有的人明知自己错了,却不想去改,也许 碍于面子,出于自尊心,也就将错就错了。这些人都没能像廉将军那样知错就改。难道廉将 军就没有自尊心吗?只要想改正错误,其它的因素就不重要了。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知错就 改的必要性。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已经是听得耳根都生茧子的一句话。如果开始有了蚂蚁,那怕是多 一些,能够被除去,那么也不至于千里之堤都毁了吧!人有错误和缺点没关系,只要下决心 去改正,那就会日臻完善的。如果不去改正,天长日久就会因一错再错而铸成大错,到那 时就悔之晚矣。
        鲁迅先生小时候,有一次为了给母亲抓药上学迟到了,受到老师批评(老师是不知情的)。自 那天起,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仍然天天去抓药,却总是早早的到书塾去。他当时并没因为 有理由,而且是正当理由便不去改正它。这也是知错就改的一个好例子。
        总之,知错就改有利于自己的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既容易也不容易,关键是看你怎样面对 人生,面对自己的过失。终身求善知美者必以闻过修身为大德;否则,诿过贻患,不但注定 成不了大事,还可能引来蚁穴溃堤的难堪。
        在这个习作中,作者运用了将相和的故事和鲁迅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这样两个正面典型事例 来证明“知错就改”的重要性。像前面我们提到的习作《坚持就是胜利》一文中,还运用 了反面的事例进行论证。这都是就事论理法的运用。

(责任编辑:程艳红)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猇占111,来源:百度文库,来源地址:)

上一篇:写作说明的方法:介绍法

下一篇:描写的方法





相关内容

文学常识之北京古称的演变

公元前1000多年,周武王灭商分…

2021-08-24
文学常识之北京古称的演变
文学常识之华夏的由来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

2021-08-24
文学常识之华夏的由来
文学常识之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

2021-08-24
文学常识之永乐大典
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

2021-08-13
徒劳的寒鸦
牧人和丢失的牛

牧人在树林中放牛,不幸丢失了…

2021-08-13
牧人和丢失的牛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