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自然与呵护生灵——徐培晨绘画的艺术精神
- 编辑: 本站编辑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33862
时间: 2014-10-08 14:53:36
画家徐培晨驰名画坛,其作品为美术界认可,更为大众所喜爱。他被誉为画坛“神州圣猴”、“猴仙”、“东方猴王”。著名画家、天津大学教授王学仲欣赏他新出版的大型画集《徐培晨猿猴作品集》后,挥笔题字“当代易元吉”。培晨的画作受到专家、收藏家乃至平民百姓的喜爱,不只是他的绘画艺术水准高,更因为他的绘画就是画给大众的艺术,这也是他对绘画的理解与追求。他是一个以绘画来表达自己的人,他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自然的向往、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的呼唤都在画面中呈现出来。他生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沛县,大汉雄风自幼就根植于他的血脉,致使他后来的绘画中呈现出一种博大、高远之气象,尤其是以猿猴为主题的作品,更是将他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呵护、对自然的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迥然有别于其他动物画家作品中那种拘谨小气的诟病。他197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留校任教至今。在最初的绘画学习中,他中西绘画的基础打得都很扎实,而中国画的成绩更为突出,他在山水、花鸟、人物各个方面都有让大家赞许的作品出现。著名评论家孙克曾这样谈徐培晨的绘画:“多年辛苦锤炼,画家的技艺基础是扎实的,技法能力的多样即是见证。徐培晨画猴相当放松,用水墨写意手法,不经意即得其各种形貌状态,而于关键部位,如头面表情,眼神所向,手足部位十分严谨不苟,由此可见画家功力修养。我看其画集知其技法全面,既有意笔也有工笔,有简有繁,有松有紧,大约是日日纵笔已到收放自如、挥洒如意之境,是为难得。”
徐培晨上世纪80年代及之前的作品主要是以工笔为主,绘画题材广泛,技法纯熟,山水、人物、花鸟俱佳,偶尔有以猿猴题材的作品出现。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徐培晨后来没有选择以画猿猴为主,他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物或山水、或花鸟画家。到了上世纪90年代,徐培晨的画风逐渐转变,这一时期,他主要以兼工带写的手法进行创作。并且在作品中开始有大量的猿猴题材出现,90年代早期他主要以花鸟画家的身份为画坛接受,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大批花鸟画精品,其中包括以猿猴为题材的作品。到了90年代后期,猿猴画作就成了他绘画作品的主要部分了。可以想见,这个时候徐培晨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花鸟画家,为何最后舍此及彼了,这种选择除了他想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绘画之路以外,主要缘于画家本人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步感悟到生命的珍贵和自然的和谐。而且,最终选择猿猴为自己绘画的主题,这是徐培晨下了很大决心的。猴子难画,这是画家都知道的,所以历代大家众多,但其中画猴子的很少。易元吉之后有南宋法常、元代颜辉、清代沈锉、近现代高其峰、刘奎龄、刘继卤及张大千等画家,他们都创作过以猿猴为题材的作品。相比前辈大家,徐培晨虽也以工细笔法绘过猿猴形象,但他最终选择了较为写意的一路风格。夏硕琦认为:“徐培晨专一猿猴题材,他不辞辛苦深入自然观察、表现那么多种类猴子,这是宋人易元吉做不到的。”有句话“画人难画手,画动物难画狗”,主要是说最常见的景物最难画,其实猴子比狗更难画,因为猴子的动态更为灵活多变,基本功不扎实,观察不仔细,是无法在画面上表现猴子的千姿百态的动态的,更别说再传达出猴子的聪明伶俐的精神气质了。徐培晨通过长期观察、写生,使他作品中的猿猴形象极为生动、活泼、率真,并且具有打动观众的人情味,这样也更符合中国哲学与审美在绘画中追求的精神。
徐培晨对描绘对象曾经花去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模仿,对描绘对象达到了然于胸,继而通过大量的技巧练习,熟能生巧,并最后达到信手拈来皆神气十足,画艺直至登峰造极。徐培晨在最初画猿猴的时候,为了追求猴子的形象生动、传神,他长期去动物园进行观察,并去名山大川写生,如连云港花果山、黄山、峨眉山等。如果说他的写生步履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绝不是夸张,在他数十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外出写生走过的地方已经难以计数。通过长期的观察,让他非常熟悉猿猴的生活习性,至于对猿猴的举止动态更是了然于胸。长期下来,他对猴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觉得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说,猿猴和人没多大区别,这使得他获得其他画家不能深刻体悟的感受,因此,他画出的猴子具有真心真意真情真趣,不但画出了猿猴的外形态,也画出了猿猴的内心世界。邵大箴先生说:“当今画坛,徐培晨可以称得上是画猴大家,他笔下的猴子,千姿百态,神情各异,妙趣横生,画风灵动洒脱,融汇中西画法,纵情挥洒的笔墨与恣肆澎湃的激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得益于他积淀数十载之功,不断地去观察研究和体验猿猴的生活”;他还指出:“徐培晨以画猴名世决非偶然,他是以天分为基础,勤奋为途径,机缘为引领,在传统中勤奋地耕耘出一片自在的天空,这是他长期辛苦努力的结果,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为此理。”我曾经在一次艺术沙龙的谈话中讲过一句话:常常为生活中的细节而感动的人才能成为艺术家,才能创作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来。徐培晨就是这样,他热爱生活、体味生活、感悟生活,他常常为生活中的一些人或事而感动,他将这些感动通过他的画笔传达出来,表现在纸上,而他描绘出来的这些形象倾注了他的心血、他的感情以及他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细节的情感变化。所以,作为观者,我们常被打动。
薛永年先生认为:“徐培晨的猴画大都配以背景环境,他笔下的猴是景中之猴,把猿猴画在有山水有花木的自然环境中,画中背景环境有的接近花鸟画,有的是山水林泉,接近山水画,尤其是后一种居多,他把猿猴画在大山大水之中,而且是描绘四季、朝夕、风晴雨露,这种背景环境的处理在古人画的猿猴画中是没有的,徐培晨把自由自在的猴子画在原生态的山水景色中,意在让人们重视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培晨教授曾说过,猴子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生存发展,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使自然环境受到无情的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令人担忧,因此他在猴画中营造生态平衡的精神家园,他很自然地遵循‘天人合一’观,画猴就是画人,以此立意作猴画,所以他的猴题材画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令人想象的画外之意。”
审视他画面中的猿猴形象,那千变万化的动态,那或喜或忧、或惊讶或嬉戏、或专注或顾盼……每一种形象都能传达出所描绘对象的内心的情感变化,让我们观之,不只是觉得那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更让我们通过画面上的形象看到画家个人内心丰富的情感,画家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个形象描绘传达出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深刻理解。观赏他的画面,让我们知道,画家对生活那种充满热情的状态不只是打动了我们,更是让我们看到今天的这个时代最应该追求的心灵本真和我们渐去渐远的民族精神。这种本真是我们常常忽略的,但又是我们今天最为需要提倡与发扬的,只有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本真才会让我们在这个充斥着浮躁与虚荣的社会中不至于迷失;而我们在血液中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勤劳、善良、互助、坚韧、慈悲、淡定、和谐……更是我们所应该紧紧抓住不能放松的。这就是一个真正的画家在他的画面中所应该描绘的内容,并以此去感动观众。所谓艺术的审美与教育功能即彰显于此。徐培晨的成功也就是如此。相比那些在绘画中描写血腥、肮脏、暴力、冷酷的所谓艺术家,徐培晨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身份,用绘画表现的方式行使着艺术的美育功能。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在艺术创作与发展上所应该提倡的方向。吴为山赞赏徐培晨的绘画:“徐培晨通过画猴来寄托这样一种理想,作品境界很高,有那种大自然的清韵气象,玉宇澄清。同时它又充满了生命韵律,这些猴子寄托了我们今天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被人们所崇尚向往的和谐、快乐的理想世界。他实现了一种超越,不是简单的画猴子,也不是简单的画山水,这两点是结合和存在的。画面中山水之大,猴子之小,这两个结合在画面里,他通过一种节奏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融入其中”。
徐培晨是以书入画的,他书法功底深厚,这也是那一代画家的共识,书法是绘画的基础。徐培晨的绘画中,尤其重视用线,我们从他画面中可以看到他曾经在线上所下的苦功,传统中国画有十八描一说,其实这是一个统称,中国画的线条变化绝非18种之多,从徐培晨的绘画线条中就能看出不止“十八描”,同时我们也能通过如此丰富的线条看出其中包含的力度与动势,这是徐培晨在书法上用功至深的结果。今天,很多的画家都不联系书法,有的画家看其绘画作品尚觉清雅绝俗,但一看书法,就让人不敢目睹。徐培晨这一代画家,就是把书法和速写看成是绘画的两条腿,两项很重要的基本功,如果书法或者速写不好,就等于这个画家缺少了一条腿。尚辉评价徐培晨:“我觉得他的传统的来源主要是‘扬州八怪’,尤其是对黄慎的吸收,在我跟他接触时,他那种狂放不羁、不守成法的个性,一直在他的画中有很深的表现,他的诗词中不符合平仄,书法中的笔法又不合规范,他是懂规则和法度的,但他想追求的是放浪形骸,用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书法也好,笔墨也好,仅仅是他个性的一个符号。他笔墨里特有的执著、苍辣、豪放,是非常可贵的。”
历史是发展的,艺术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演进的,徐培晨从传统中来,但是却自我变法,在绘画中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和个人对待绘画的认识和理解,他筚路蓝缕,走出了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以一种崭新的风貌将他的内心独白以绘画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这就是徐培晨能够成为大家的因素,不只是绘画技术基础的坚实,也不只是他的勤奋与坚持,还有着他的天性与慧根,这些因素,使得他最终将绘画与生命混元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并且以一种圆融无碍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观者欣赏、赞叹、接受、认可。马鸿增先生对徐培晨的绘画有过一段非常精彩的总结:“前人画猴,以宋代易元吉为最。大书画家、鉴赏家米芾在画史
徐培晨上世纪80年代及之前的作品主要是以工笔为主,绘画题材广泛,技法纯熟,山水、人物、花鸟俱佳,偶尔有以猿猴题材的作品出现。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徐培晨后来没有选择以画猿猴为主,他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物或山水、或花鸟画家。到了上世纪90年代,徐培晨的画风逐渐转变,这一时期,他主要以兼工带写的手法进行创作。并且在作品中开始有大量的猿猴题材出现,90年代早期他主要以花鸟画家的身份为画坛接受,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大批花鸟画精品,其中包括以猿猴为题材的作品。到了90年代后期,猿猴画作就成了他绘画作品的主要部分了。可以想见,这个时候徐培晨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花鸟画家,为何最后舍此及彼了,这种选择除了他想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绘画之路以外,主要缘于画家本人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步感悟到生命的珍贵和自然的和谐。而且,最终选择猿猴为自己绘画的主题,这是徐培晨下了很大决心的。猴子难画,这是画家都知道的,所以历代大家众多,但其中画猴子的很少。易元吉之后有南宋法常、元代颜辉、清代沈锉、近现代高其峰、刘奎龄、刘继卤及张大千等画家,他们都创作过以猿猴为题材的作品。相比前辈大家,徐培晨虽也以工细笔法绘过猿猴形象,但他最终选择了较为写意的一路风格。夏硕琦认为:“徐培晨专一猿猴题材,他不辞辛苦深入自然观察、表现那么多种类猴子,这是宋人易元吉做不到的。”有句话“画人难画手,画动物难画狗”,主要是说最常见的景物最难画,其实猴子比狗更难画,因为猴子的动态更为灵活多变,基本功不扎实,观察不仔细,是无法在画面上表现猴子的千姿百态的动态的,更别说再传达出猴子的聪明伶俐的精神气质了。徐培晨通过长期观察、写生,使他作品中的猿猴形象极为生动、活泼、率真,并且具有打动观众的人情味,这样也更符合中国哲学与审美在绘画中追求的精神。
徐培晨对描绘对象曾经花去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模仿,对描绘对象达到了然于胸,继而通过大量的技巧练习,熟能生巧,并最后达到信手拈来皆神气十足,画艺直至登峰造极。徐培晨在最初画猿猴的时候,为了追求猴子的形象生动、传神,他长期去动物园进行观察,并去名山大川写生,如连云港花果山、黄山、峨眉山等。如果说他的写生步履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绝不是夸张,在他数十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外出写生走过的地方已经难以计数。通过长期的观察,让他非常熟悉猿猴的生活习性,至于对猿猴的举止动态更是了然于胸。长期下来,他对猴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觉得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说,猿猴和人没多大区别,这使得他获得其他画家不能深刻体悟的感受,因此,他画出的猴子具有真心真意真情真趣,不但画出了猿猴的外形态,也画出了猿猴的内心世界。邵大箴先生说:“当今画坛,徐培晨可以称得上是画猴大家,他笔下的猴子,千姿百态,神情各异,妙趣横生,画风灵动洒脱,融汇中西画法,纵情挥洒的笔墨与恣肆澎湃的激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得益于他积淀数十载之功,不断地去观察研究和体验猿猴的生活”;他还指出:“徐培晨以画猴名世决非偶然,他是以天分为基础,勤奋为途径,机缘为引领,在传统中勤奋地耕耘出一片自在的天空,这是他长期辛苦努力的结果,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为此理。”我曾经在一次艺术沙龙的谈话中讲过一句话:常常为生活中的细节而感动的人才能成为艺术家,才能创作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来。徐培晨就是这样,他热爱生活、体味生活、感悟生活,他常常为生活中的一些人或事而感动,他将这些感动通过他的画笔传达出来,表现在纸上,而他描绘出来的这些形象倾注了他的心血、他的感情以及他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细节的情感变化。所以,作为观者,我们常被打动。
薛永年先生认为:“徐培晨的猴画大都配以背景环境,他笔下的猴是景中之猴,把猿猴画在有山水有花木的自然环境中,画中背景环境有的接近花鸟画,有的是山水林泉,接近山水画,尤其是后一种居多,他把猿猴画在大山大水之中,而且是描绘四季、朝夕、风晴雨露,这种背景环境的处理在古人画的猿猴画中是没有的,徐培晨把自由自在的猴子画在原生态的山水景色中,意在让人们重视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培晨教授曾说过,猴子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生存发展,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使自然环境受到无情的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令人担忧,因此他在猴画中营造生态平衡的精神家园,他很自然地遵循‘天人合一’观,画猴就是画人,以此立意作猴画,所以他的猴题材画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令人想象的画外之意。”
审视他画面中的猿猴形象,那千变万化的动态,那或喜或忧、或惊讶或嬉戏、或专注或顾盼……每一种形象都能传达出所描绘对象的内心的情感变化,让我们观之,不只是觉得那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更让我们通过画面上的形象看到画家个人内心丰富的情感,画家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个形象描绘传达出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深刻理解。观赏他的画面,让我们知道,画家对生活那种充满热情的状态不只是打动了我们,更是让我们看到今天的这个时代最应该追求的心灵本真和我们渐去渐远的民族精神。这种本真是我们常常忽略的,但又是我们今天最为需要提倡与发扬的,只有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本真才会让我们在这个充斥着浮躁与虚荣的社会中不至于迷失;而我们在血液中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勤劳、善良、互助、坚韧、慈悲、淡定、和谐……更是我们所应该紧紧抓住不能放松的。这就是一个真正的画家在他的画面中所应该描绘的内容,并以此去感动观众。所谓艺术的审美与教育功能即彰显于此。徐培晨的成功也就是如此。相比那些在绘画中描写血腥、肮脏、暴力、冷酷的所谓艺术家,徐培晨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身份,用绘画表现的方式行使着艺术的美育功能。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在艺术创作与发展上所应该提倡的方向。吴为山赞赏徐培晨的绘画:“徐培晨通过画猴来寄托这样一种理想,作品境界很高,有那种大自然的清韵气象,玉宇澄清。同时它又充满了生命韵律,这些猴子寄托了我们今天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被人们所崇尚向往的和谐、快乐的理想世界。他实现了一种超越,不是简单的画猴子,也不是简单的画山水,这两点是结合和存在的。画面中山水之大,猴子之小,这两个结合在画面里,他通过一种节奏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融入其中”。
徐培晨是以书入画的,他书法功底深厚,这也是那一代画家的共识,书法是绘画的基础。徐培晨的绘画中,尤其重视用线,我们从他画面中可以看到他曾经在线上所下的苦功,传统中国画有十八描一说,其实这是一个统称,中国画的线条变化绝非18种之多,从徐培晨的绘画线条中就能看出不止“十八描”,同时我们也能通过如此丰富的线条看出其中包含的力度与动势,这是徐培晨在书法上用功至深的结果。今天,很多的画家都不联系书法,有的画家看其绘画作品尚觉清雅绝俗,但一看书法,就让人不敢目睹。徐培晨这一代画家,就是把书法和速写看成是绘画的两条腿,两项很重要的基本功,如果书法或者速写不好,就等于这个画家缺少了一条腿。尚辉评价徐培晨:“我觉得他的传统的来源主要是‘扬州八怪’,尤其是对黄慎的吸收,在我跟他接触时,他那种狂放不羁、不守成法的个性,一直在他的画中有很深的表现,他的诗词中不符合平仄,书法中的笔法又不合规范,他是懂规则和法度的,但他想追求的是放浪形骸,用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书法也好,笔墨也好,仅仅是他个性的一个符号。他笔墨里特有的执著、苍辣、豪放,是非常可贵的。”
历史是发展的,艺术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演进的,徐培晨从传统中来,但是却自我变法,在绘画中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和个人对待绘画的认识和理解,他筚路蓝缕,走出了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以一种崭新的风貌将他的内心独白以绘画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这就是徐培晨能够成为大家的因素,不只是绘画技术基础的坚实,也不只是他的勤奋与坚持,还有着他的天性与慧根,这些因素,使得他最终将绘画与生命混元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并且以一种圆融无碍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观者欣赏、赞叹、接受、认可。马鸿增先生对徐培晨的绘画有过一段非常精彩的总结:“前人画猴,以宋代易元吉为最。大书画家、鉴赏家米芾在画史
上一篇:美术鉴赏
下一篇:历代著名画家的成名推手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