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和 《气象——不宜出门》 2001年

时间: 2014-10-20 17:34:36

  熟悉后来山东书画市场的人都知道,田黎明等艺术家可谓是在山东“一炮而红”,但对于刘庆和这似乎是个挑战,并没有那么的“红”。
 

  最早在整个水墨还没有形成市场的时候,北京红门画廊就和刘庆和开始了一系列的合作。2003年左右在山东的展览之后的两年之后,大概是在2006年的时候,开始陆续有画廊在系统的代理和推广刘庆和老师的作品,比如山东的沈学仁画廊,以及北京的一些画廊等,价格还依然是维持在一万块左右,而我们从刘庆和这一时期所参与的展览来看,数量上并不少,从2003年到2007年的四年时间,总共参与了16个展览,其中多数是群展,只有一个在韩国的个展,但是这中间展览除了在北京之外,奥地利、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均有。

  如果放在今天刘庆和作品的价格来看,随着现在的刘庆和作品价格的水涨船高,当时在山东的那批作品的价格几乎是和现在的价格一半一半。

  “当时在山东展览的刘庆和的作品,小品多一些,水墨淡彩的东西,和现在的区别还是挺大的,但是就当时来讲,和田黎明等人的作品也是不一样的,田黎明的作品更加平静和清新一点,感官上比较雅致,所以相对的来讲,市场的接受度更高一些”。
  市场上作品量不够也是刘庆和作品价格在当时不高的重要原因,记者也采访到了早期就参与山东市场的经纪人和藏家清泉先生(化名),当时之所以刘庆和和沈学仁画廊的合作没有长久的进行下去就是因为双方对于画廊代理制度的观点不一。“沈学仁画廊和刘庆和在合作的时候,签订的是现在画廊的经纪人的那种方式,等于说是比较固定的方式,别家画廊也没有介入,这样的结果就是别人拿不到他的作品,所以当时的市场铺货量也不够。当然如果诚实的来讲,作品的观念性没有现在这么的强,水墨的感觉也不如现在成熟”,清泉先生告诉记者。

  同时,清泉表示,如果从个体的欣赏经验出发,刘庆和的作品画面呈现出来的感觉是孤独的、忧郁的灰调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不可否认肯定是有人喜欢这样的作品,但是从市场的推广度来讲,在当时有难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刘庆和的价格史

下一篇:个人艺术风格形成的“蛰伏”时期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

个人艺术风格形成的“蛰伏”时期

就连刘庆和自己也曾经说过,在…

2014-10-20
个人艺术风格形成的“蛰伏”时期
当代水墨的领军人物的高价格和价值

作为80后的艺术品经纪人和收藏…

2014-10-20
当代水墨的领军人物的高价格和价值
从消费市场到一二级专业市场的形成

如果从参与拍卖的藏家群体来看…

2014-10-20
从消费市场到一二级专业市场的形成
艺博会:不只是单纯的交易平台

中国的会展经济正逐步形成  …

2014-10-20
艺博会:不只是单纯的交易平台
艺术品产业需借力科技、金融

本届艺博会由文化部和北京市政…

2014-10-20
艺术品产业需借力科技、金融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