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 编辑: 佚名
  • 来源: 网络
  • 点击: 104720

时间: 2021-03-20 08:41:09

  20世纪的中国,以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在内的全面转型为特征,整体地沉浸在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潮流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的中国民间美术,处身这场波澜壮阔的社会文化变革,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观百年历史履迹,原生形态的衰落与蜕变形态的生发,构成民间美术随社会文化变革而呈现的两种基本态势。

  

《传统》张钰荷  15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作品

 

  中国民间美术原生形态的衰落是整体性的。百年来不断扩展、深入的社会文化变革,以及对“原始生态环境”日甚一日的改造,深重地瓦解了民间美术古风承传的基础,以致今日的衰落现象,难以和历史上不断经历的“变异”相提并论。本世纪的现代化革命,有别以往那种改朝换代式的变革,它建立在生产方式和世界观彻底改变的基础上。其势所及,前工业时代所构筑的价值体系,莫不呈现紊乱甚至分崩离析。
  就实质而论,贯穿中国百年社会文化变革运动的现代化主题,远非古代自然时间观中的星移斗转。它被现代线性时间观纳入到直线式单向发展轨道,内蕴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逻辑规定性。西方世界所策动的工业革命,以其征服自然的强大力量,向整个现代世界提出了这个史无前例的主题。因此,包括西方人所特有的阐释方式在内,现代化主题的逻辑规定性显示为对工业生产方式和科学世界观的普遍认同。工业化、城市化和科学化等西方文明色彩的阐释方式,相应地构成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一般演绎趋势。就人类的生存理想而言,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否真能够实现它对美好未来的承诺,依然悬而未决,甚至眼下也并非不容置疑。但是,它从一开始就被视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意味着“文明”与“进步”,以致广泛持久地激励着满天下怀抱幸福理想的芸芸众生。在它的缀满五彩花环的旗帜下,现代人义无返顾,蜂拥向前,势不可挡。

(责任编辑:程艳红)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中国绘画历史:清代绘画

下一篇: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

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学习画花卉,除了要多观赏及临…

2021-03-18
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中国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历代画家总…

2021-03-18
中国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写意画用墨的五个特性是什么?

墨本来是一种单色,但由于中国…

2021-03-18
写意画用墨的五个特性是什么?
潘天寿:用记忆来写生

潘先生认为:中国画到了高度的…

2021-03-17
潘天寿:用记忆来写生
中国书画技法--分染法

1.先用白描在画面上起稿。注意…

2021-03-17
中国书画技法--分染法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