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夫:重要的是让孩子用心去表现
- 编辑: 程艳红
- 来源: 全息网
- 点击: 111139
时间: 2021-03-13 08:54:18
炎热的京城,我参加了“全国美术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研讨活动,其间有幸参观了“世界艺术博览会”,并访问了15位外国艺术家,从中深受启发和鼓舞,现将部分访谈介绍给大家。
巴尔巴拉·多德(Barbara DO— DET)近年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他在法国开了一家画家咨询公司,经常接待着各类艺术爱好者,各行艺术收藏人士。我是因为太喜欢他的画风而采访他的。
谈到少儿艺术教育,他认为: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最好的方法不在于急着传授技能技巧,而在于唤醒和鼓舞,并通过一定的条件激发他们大胆的创作热情。因此说,孩子的家长要及时为他们创造条件,选择懂艺术更懂少儿教育的专业人士,教师做孩子的朋友,从交往中逐渐发现孩子的天赋,激发他们的热情,培养其独创性和正确的艺术创作行为。
在友好的交谈中,他谈到了少儿艺术教育的本质。他认为让广大少儿学艺术,不是要将他们培养成艺术家,而是通过艺术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去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力。没有创造就不是艺术,因此少儿的艺术活动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最好课程之一。
《相亲相爱的天鹅》叶彦嘉 6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作品
他在我的本子中写道:“对儿童的艺术教育,不应该别人要你画什么就去画什么。希望儿童能发挥他们自己的天性,创造力,画他们自己想画的,真实的一面。我看到中国有不少画家画得比较平淡,缺少自己的感受和理念,重复别人的东西太多了。教儿童学艺术时应该教他们怎样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去表现,越真情,越生动越好。充分展现他们对世界和生活的感受,因为生动才是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法国女画家依沙贝尔(Lsabelle LABAT)个子较高,也很胖,一脸的轻松,随和。与她的交谈是从她的一幅《我的三个孩子》开始的,这是一幅充满生气的作品。她指着这幅作品告诉我,她有三个孩子,长得很可爱,很有个性。作为母亲,她很爱他们,所以常来描绘孩子们,她不欣赏用肖像写实的形式描绘孩子,那样太死板,描绘更多的是外在的形,色上。她赞成中国画的写意,写神,用纯真美好的感觉画自己心中的感受。她说:“绘画本来是充实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应该是轻松的享受,不要因绘画主题和绘画形式,方法,材料去伤脑筋,那样就失去了绘画的本质意义。”我十分赞成她这个观点,尤其当我谈到她的这个观点十分符合我们目前从事的少儿美术教育本质观,符合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观时,我们彼此的话就更多了。给孩子提供学画的条件,别忘了真正意义上的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素质,是让孩子用绘画表达内心的感受,是一种纯真的行为。作为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有功利心,把孩子当作我们满足某种虚荣心,达到个人愿望的“人质”.儿童的画应该是单纯的,以单纯,自然为美。那些过多修饰,过多繁复如同成人般长时间劳作而成的作品,不是儿童自发的情感本性的流露,更多的是成人的意志行为,其实这类画不属于儿童画,这种训练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采访美国女画家莱斯丽·斯弗 (LesleySCHIFF)是在五光十色,充满现代激光技术的画作前。十多平方米的展墙上,挂满了画家数十件风格各异的激光美术作品。我边欣赏斯弗的作品,边与她交谈,了解到她是现代激光绘画艺术的创始人。
问及为什么用激光讲行绘画创作时,她爽朗地告诉我:艺术创作的手法可以多样,她选择激光绘画“从未打算放弃绘画,我只是想另辟蹊径,利用现代工具于绘画中,它方便,直接,生动,自然,快捷,你心中一有轮廓,就可以立即成画。”
当我介绍目前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条件的改善,计算机多媒体在学校教学中已广泛应用,不少城镇少儿已开始进行电脑绘画,电脑工艺设计时,她极为赞赏。她认为少儿美术教育应更多地让少儿接触现代技术,因为这是他们喜欢,易操作,又快捷出作品的美术活动,是未来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希望家长及社会多创造这样的条件,提供孩子们多元文化氛围,多样媒材的创作工具,重视少儿个性的发挥和大胆的探索实践。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已经将现代技术和现代教育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美国的艺术教育也正像中国教育改革一样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她极为认真地在我的本子上向家长朋友提议:“让家长创造一些良好的环境,支持他们并适当地奖励,即使做父母的不了解孩子的绘画天赋和绘画创作想法。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做,我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在谈及学校艺术教育时,她诚恳地写道:“希望能给孩子创造一个不同艺术和文化的氛围,让他们尝试不同的绘画(艺术)表现方法。”这里她指的不同艺术,文化,是从广义上,提倡学校艺术教育要改变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从艺术与人的发展和文化的角度去拓展艺术教育的范围,创设大的开放的艺术教育氛围。
也许她给广大艺术教师的建议,更值得我们对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有更贴切的解释,“让孩子们自由地运用那些现有的不同材料,媒介,但是要给一个相应的方法以提示,帮助他们发展观察能力及表现技巧,训练的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大胆创造。”
碰上卡特琳·西新斯基{Cath- erineCISNSKL)是值得我庆幸的。随同的翻译提前告诉她,我正在向国外的艺术家们采访少儿艺术教育方面的问题,她立即兴奋地告诉翻译,希望与我交流,共同探讨。原来她既是法国画家,作家,还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由于她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比一般画家多,所以西新斯基对少儿美术教育的体会和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不懂艺术的学生在国外是难以发展的。因为现代艺术教育更注重让学生展示个性,学习创新。少儿艺术教育一定要遵循少儿自身成长的发展规律,你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善于鼓励,发现和赞赏,巧妙地把教师的艺术观念和技巧,化作游戏语言和活动空间,让他们投入其中,在过程中求发展。”
克里斯蒂安·朗格鲁瓦 (ChristianLANGLOTS)是法国艺术振兴协会前任主席,现担任名誉主席,法兰西学院美术院士,法国尚底伊区主管官。感谢翻译朋友的协助,我荣幸地找到了他,在友好的气氛中,我在画廊的展品前采访了朗格鲁瓦先生。
他说:“作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美术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要从广义上去看待美术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内容不断向综合文化扩展。”由于艺术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艺术的观念,具有前卫性,所以“基础艺术教育更应随时关注社会的发展,贴近孩子的生活,要从生活的各方面去拓展美术教育的活动空间,这里既有家长的职责,又有学校,社会的责任,更有艺术家的责任。”
当我向他介绍我国十分重视基础艺术教育,正在着手制订新世纪艺术教育十年规划,修订艺术教育大纲,扩充美术教育文化范围时,他十分赞赏和肯定决策的英明。
他友好又深沉地看着我说:“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艺术大国,过去和现代都出过艺术大师和画家。从艺术家的使命出发,我要告诉中国的艺术家们,请他们放下架子,走到学校里去,走到孩子们中间去,用自己的形象和艺术观念,艺术活动,去激发和鼓舞孩子们,孩子们是未来艺术发展的主人。”
Z画廊的负责人,是一位非常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在与我的交谈中,他始终睁着“大卫”般的眼睛,不理解地问我为什么在中国艺术展览馆,画廊等艺术场所,很少看到中国的学生?在西欧,常有学生和儿童去画廊参观,有的坐在一边画画。在北京的世博会展览中心,虽说暑假,我也没发现中小学生。这时,我发现在国外展区边,一个美国高中男孩子,坐在地上投入地描画着。我凑近发现,他不是r临摹艺术作品,也不是写生艺术大厅一角,而是自得其乐地画“心中的美妙”.这个男孩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但父母从未要求他画素描,练色彩,尊重孩子的选择。男孩告诉我,画画是他自己乐意做的事。虽说父母不教他绘画技能技巧,但他常从父亲的创作和家里常来往的艺术家中,得到一些绘画的灵感,他也常随父母去美术展览馆,艺术文化中心和演出场所。这幅画就是他在中国的这个展览大厅里,被一种美妙的感受触动而激发起画画动机的。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位美国黑人画家马莎·艾门在我本子上的题赠: “亲爱的中国小朋友:请多到艺术场馆和大自然里去,倾听你的心灵,根据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画画,内心世界是最美好的,试着把它画下来。”
上一篇:美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