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村落“谈经古乐”传唱了600年

  • 作者: 佚名
  • 编辑:
  • 来源: 网络
  • 点击: 509

时间: 2021-02-25 08:28:22

  神秘古村落“谈经古乐”传唱了600年

  攀枝花仁和区迤沙拉村流传一种源于洞经音乐的古乐曲

  2月20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一座农家小院中,传出阵阵二胡曲声,悠扬婉转。二胡演奏者,是76岁的起光禄老人,他演奏的曲子叫做迤沙拉谈经古乐,早在2009年就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迤沙拉谈经古乐,由洞经音乐发展而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演奏乐器包括二胡、京胡、三弦、芒锣、唢呐、竹笛等,为多人演奏,既有宫廷音乐的悠扬婉转,也含江南水乡的小调韵味,曲调古朴、清新,别具一格。

  彝族古村

  古乐流传至今数百年

  迤沙拉村位于攀枝花最南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历史上这里曾是南丝绸之路上拉鲊古渡的一个驿站。经过长期的多民族交往融合,这里形成了彝族的一个支系——俚濮,以及独具特色的俚濮民俗文化。谈经古乐,就是其中一大民俗。

  起光禄是谈经古乐的代表性传承人,老人虽已高龄,但身体硬朗。“谈经古乐,又叫‘洞音’,是从洞经音乐发展起来的。”起光禄介绍说,在最开始,洞经音乐是一种宫廷音乐,后来流传到民间,为普通百姓所用。

  其实,流传在迤沙拉的谈经古乐,不是纯粹的洞经音乐。迤沙拉的俚濮人,其祖先是在明代洪武年间陆续从南京、长沙等地迁徙而来,之后与当地彝族逐渐融合,在此期间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谈经古乐也是在那一时期逐渐传唱开来,在婚丧嫁娶等活动中演奏。

  因此,迤沙拉谈经古乐,与洞经音乐有很多区别。表现在乐曲上,既有宫廷音乐的悠扬婉转,还有江南水乡的小调韵味。

  起光禄说,演奏谈经古乐,最少也要5人,人越多,越好听。

  文化传承

  发掘整理出20多首曲目

  初中毕业后,爱好音乐的起光禄就开始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习谈经古乐。到工作、退休后,也一直保持着这个爱好。

  1998年,仁和区文化馆找到起光禄,请他帮忙发掘、整理谈经古乐,并形成乐谱。

  起光禄说,自古以来,迤沙拉谈经古乐都是师徒口传心授,并没有乐谱。因此,他花了大量时间去整理,将曲目编成乐谱。一边整理,他还一边组织村民学习、演奏。

  如今,迤沙拉谈经古乐已经有《朝歌》《叠落泉》《五字诵》《七字诵》《月儿》《桂香颂》等20多首曲目。在仁和区文化部门的帮助下,迤沙拉村还成立了10人左右的乐队,每逢旅游节庆等活动,就会为游客演奏。

  平地镇中心校还将谈经古乐融入到教学中,邀请传承人和文化专家到学校进行交流指导。学校的谈经古乐社团,也多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肖洋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http://wenhua.youth.cn/whyw/./202102/t20210224_12726976.htm)

上一篇:难得一见!1933年版的圆明园遗址实测图长这样……

下一篇:海南澄迈古约亭“穿越”历史见证新繁华





相关内容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近日,广东汕头一名5岁女孩与…

2024-04-18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

2024-03-19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1月21日,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2024-01-22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故事宝盒》作为北方演艺集团…

2023-12-26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2023-11-17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