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白鹅墓地出土文物亮相山西考古博物院

  • 作者: 佚名
  • 编辑: 刘亚敏
  • 来源: 中国青年网
  • 点击: 475

时间: 2021-04-20 08:17:12

  周代的化妆品铜盒、装满香醇浓厚的果酒铜壶、象征虢国与燕仲联姻的青铜甗——

  北白鹅墓地出土文物亮相山西考古博物院

   光明日报太原4月18日电(记者 李建斌) 百余件精美器物,体现了古人点点滴滴的生活。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产日,“燕姬的嫁妆——垣曲北白鹅考古发现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专题展正式亮相山西考古博物院。

   北白鹅墓地位于山西省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东,北依王屋山,向南距黄河10公里。因为被盗,2020年4月,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首组建的北白鹅墓地考古队,正式进驻墓地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

北白鹅墓地出土文物亮相山西考古博物院

盛放化妆品的铜盒。资料图片

   北白鹅墓地项目负责人杨及耘介绍说,2020年度共抢救性发掘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9座,灰坑17座,发掘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出土铜器、石器、陶器、玉器、漆木器、骨器等各类文物500余件套。其中铜器的数量最多,共出土铜礼器约140余件,包含了鼎、簋、鬲类食器,盘、盉类水器,壶、爵类酒器等。最大的收获是出土了近50件有铭文的铜器,内容共计有16篇之多,涉及“中氏”“匽中”“太保”“太师”“中大父”“華”“虢季为燕姬媵甗”以及周王命“夺”掌管成周地区讼事和殷八师等内容。这些出土器物和铭文证明,该墓地族属为召氏后裔“太保匽中”在成周王畿内的采邑墓地。杨及耘说:“这些都为研究晋南地区两周时期的丧葬制度、人群族属、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对探讨黄河文明,探索晋南与成周地区之间的关系,探索晋南地区文明化进程在整个中原地区的地位都有重要意义。”

   本次展览以考古学强调的“透物见人”手段,以一件青铜自铭“媵器”为引子,切入周代女性生活,通过重点、组合文物的方式,透物看人,呈现墓葬主人燕姬的家世、当时女性的祭礼、宴乐、饰妆等周代女性生活,以及两周之际的政权格局、族属变化和思想观念。在展出的100余件组精美文物中,既有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媵器,也有描述两周时期重要人物和史实内容的重器夺簋,更有之前在网上热议的盛先秦果酒的铜壶和盛放周代化妆品的铜盒。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与藏品管理部南普恒介绍说,针对北白鹅墓地铜盒、铜壶中发现的红色残留物和液体残留物,他们第一时间就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团队合作开展了相关科技分析,经过红外、衍射、气质联用等现代科学分析仪器分析,铜盒残留物中发现朱砂、油脂及植物精油等成分,推测很可能是古代女性妆饰脸面的化妆品。铜壶液体残留物中发现乙醇、乙酸、酒石酸、丁香酸等多种有机酸及一些分子量较大的酯类、醇类及糖类的存在,表明其为果酒遗存。

   “这次是边发掘、边保护、边研究、边展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郑媛说,这样做是为了把最新的考古成果,以最快的速度与社会公众共享,让文物活起来。为丰富展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还专门设计制作了一些精美的文创产品。郑媛拿着一把充满古韵的梳子介绍,这把纹理细腻,质感平滑的梳子就是汲取了北白鹅出土文物中的一些青铜纹饰,将紫光檀和铜片镶嵌的工艺进行了一个完美的结合。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9日 09版)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青年网,来源地址:http://wenhua.youth.cn/whyw/./202104/t20210419_12869575.htm)

上一篇:百岁翻译家诠释“美与快活”

下一篇:“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宣讲活动走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相关内容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近日,广东汕头一名5岁女孩与…

2024-04-18
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

2024-03-19
读懂《平“语”近人》中的“文化传承”密码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1月21日,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2024-01-22
无锡荡口获授“江苏省楹联文化古镇”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故事宝盒》作为北方演艺集团…

2023-12-26
戏剧创新融合助推经典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2023-11-17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